晚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康熙瓷器底足图解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2-17 12:01:20

(清风雅叙藏瓷)局部图

二层台式修足--于圈足外墙处旋削一圈釉而露胎,使釉不能抵达足端,从而形成两个高低不等的切面,使着地面的足端呈齐平硬折方形或略圆的尖状,多见于琢器。

晚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康熙瓷器底足图解(5)

(清风雅叙藏瓷)底足局部

外底釉面上有许多棕眼,康熙的棕眼往都小而深,能看见胎,被称作针鼻眼,而光绪彷康的棕眼往往大而浅,看不到胎。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凡事不能绝对,笔者在很多康瓷上也发现棕眼见不到胎的情况。

晚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康熙瓷器底足图解(6)

(清风雅叙藏瓷)局部图

泥鳅背型器足--器足触地部分切削的非常圆润,像泥鳅的背一样,在康熙一朝官窑瓷器大量使用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的番号,俗称官仿官,它们具有明显的康熙风格,却是使用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作为寄托款。

晚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康熙瓷器底足图解(7)

(清风雅叙藏瓷)康熙鼻烟壶局部

平切足--足墙壁较宽,外足墙向内足墙平切,有内心施釉和无釉两种。

晚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康熙瓷器底足图解(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