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乾隆五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于福建侯官。14岁时考中秀才功名的林则徐入学福建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巡抚张伯行所建。鳌峰书院在创办之初的讲学内容以程朱理学为主,可到了后来讲学内容已逐渐演变为兼收并蓄。林则徐就读于鳌峰书院时常有院内外学者前来讲学。
也许正是这一时期对各种知识兼收并蓄的吸纳开阔了林则徐的眼界。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中举,同年林则徐参加会试落榜。落榜后的林则徐一度在福建巡抚张师诚手下充任幕僚师爷。1809年林则徐再次在科举考试中落榜。这时张师诚力劝有些灰心的林则徐坚持再考。次年27岁的林则徐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中试进士。此后林则徐在京的七年间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人一同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1816年林则徐以翰林院编修派充江西乡试副主考,1819年又派充云南乡试主考。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2月)林则徐返京后参加了两广总督陶澍创办的宣南诗社。宣南诗社尽管是由一群诗人文人组织起来的,不过在讨论诗歌之外也探讨国家时政。当时林则徐就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表现得颇为关心。之后林则徐又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河南布政使、东河道总督等职务。
林则徐在任上注意农田水利、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放赈济贫。林则徐以国计民生为大计积极铲除弊政:他曾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并据此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后来黄河自然改道由山东入海证明林则徐的思路是正确的。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则徐升任江苏巡抚后与两江总督陶澍共事合作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