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何为什么不帮太子,玄武门守将常何最后结局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3-08 14:29:19

(常何剧照)

因为玄武门太重要了,所以在这里负责守卫的,除了北门兵之外,还有部分南衙兵。

虽然都是看门的,但这两个部分的兵马,属于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系统,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有人在这里发动政变。

又因为大李子和二李子的矛盾逐渐公开化,大家都担心有人发动政变,于是玄武门又做出了特殊安排。

守门的官兵本来就属于两个单位,上级又派过来三个将领,官职权利不分大小,同时执掌北大门的兵权。

也就是说,谁要是想在玄武门造反的话,就要买通两个系统的皇宫大内高手,又要同时搞定这三个将领。

倘若一个环节出错误,就会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安排虽然好,规定虽然严格,但秦王府多年来,一直在收买类似于玄武门守将这样的小官员。

就拿武德九年来说,玄武门三名将军分别是:北门云麾将军敬君弘、南衙中郎将吕世衡、监门将军常何。

常何为什么不帮太子,玄武门守将常何最后结局(9)

相比而言,常何的地位较为重要,因为他要常年驻守在玄武门,做主要的检查工作。

真要是严格论官职来说,敬君弘的职位最高,吕世衡排中间,反倒是常何的官职最低。

这也应了那句话,官职越低干活越多,但话又说回来,玄武门因为有特殊性,所以他们三个实际上是平级的。

李渊安排这三人,早就明确地说过,三个将军谁也不能命令谁,实际意思就是让这三个人牵制彼此。

秦王府是怎么搞定这三个人的,至今都是一个未解之谜,但也能从侧面看出来,李世民估计早就有了谋反之心。

从表面来看,这三个守门将军,清一色都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一直以来都深得东宫的信任。

然而实际上,李世民拉拢了太多类似的小人物,官职不算太高,但位置却极其敏感,能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常何为什么不帮太子,玄武门守将常何最后结局(10)

(常何墓志铭)

在秦王府众多能人异士的渗透下,以至于李唐王朝精心设计的玄武门机构,已经形同虚设。

常何他们三个,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在武德九年的六月初三的半夜三更,打开了玄武门的大锁,偷偷放八百人进入。

而这决定胜局的八百人,正是秦王府的勇士,要在明天一举夺权,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再看常何的身份。

他本是开封人,也就是当时的汴州,是在隋朝天下大乱的时候,一路投奔到瓦岗山。

李密重用了常何,而随着李密投降之后,常何又投了王世充,后来又跟着秦琼等人,投了李世民。

南征北战那些年,常何在大唐的军队里表现英勇,获得了重用。

既然是军人,常何理论上说,应该算是秦王府的人,忠诚于李世民才对。

可在两年前,也就是武德七年,朝廷一纸调令,调遣常何去首都长安,在玄武门做中郎将。

所以常何也就领着人马离开了部队,去了长安守皇城北大门。

常何为什么不帮太子,玄武门守将常何最后结局(11)

属于是典型的“位卑而权重”负责保护皇宫的安全。

魏征首先意识到,玄武门在未来会有政变的可能性,所以就建议太子李建成,要不惜重击拉拢收买常何,这样便可以手握太极宫的门户安全。

太子自然听从魏征的建议,于是摆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亲自去跟守门的将军常何套近乎。

常何一看太子来了,那自然是受宠若惊,明明是个把门的人,却获得李建成的重视,于是他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发誓要跟李建成。

问题是,李世民来拉拢常何的时候,常何并没有表面上声明或暗示脱离太子阵营,也就是说常何做了卧底。

李世民直接拿出了黄金,买下了常何这根玄武门的钉子,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李建成在东宫坐镇,认为玄武门“绝对”是安全的。

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世民整理衣装去了皇宫,在他爹李渊的面前,说李建成跟后宫的妃子关系如何如何混乱。

状告妃子尹德妃和张婕妤,跟李建成和李元吉鬼混……

常何为什么不帮太子,玄武门守将常何最后结局(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