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永乐年间曾大规模地向冀鲁一带移民,当地的多数村庄就是那时候的移民建立起来的。
据说移民是在山西洪洞县一棵大槐树下办完移民手续后遣发各地的。
“大槐树移民”成了地方民众的历史记忆。人们口耳相传:要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大槐树移民”的成因是什么?多数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大槐树移民”的历史成因有二:一是“燕王扫北”,一是“闹花子军”。
“燕王扫北”是移民不是屠*
“‘燕王扫北’把人扫没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移民”。
民众都这么说。说法似乎符合实际,但是,理解却有错误。“扫没了”并不是人们理解的把人*没了。
“扫北”有两层意思:一是把民众扫地出门,即把人扫没了,二是把民众迁往北方。“燕王扫北”是大规模的军事移民。
朱元璋死后,封地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战争免不了死人,但是战争的双方都不是要把普通的民众*绝。
为了断绝对方的补给,南军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意图让燕军所到之处抓不到兵,抢不到粮;而燕军的做法更绝,那就是大规模的军事移民。
燕军所到之处,把壮丁补充到军队里,把壮丁家属迁往燕王的根据地北平一带,建立卫所。
明朝的卫所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兵农合一制度,一个个卫所既是一个个战斗单位,又是一个个农业生产单位。
试想想,朱棣要凭北平一隅之地夺取全国政权,在南军坚壁清野的情况下,不采取这样的“抓兵-移民-建立卫所”的办法,如何同全国力量抗衡?
有则资料可以证实上述观点。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七》:
(建文二年七月癸未),上(朱棣)命令留守北平的世子朱高炽说:
根据情报,敌方将领正率领十万大军以合围之势进攻德州,而德州有十万担粮食,且“山东新附义勇军今皆挈家归北,不绝于道”,恐怕要被敌人追击。
现在你要派朱高燧(朱棣的三子)领一万兵马南出,第一天扎营在彰义门;第二天移营到卢沟河西;第三天到良乡;造成一种和我军合围之势,让敌人狐疑不敢贸然轻进,这样五天以后,我的运粮船队及新军等人皆过直沽矣。
这则资料说的是朱棣用疑兵计接应德州北运的粮草及新军等人。
何以会出现“山东新附义勇军今皆挈家归北,不绝于道”的现象?这不正是大规模军事移民吗?
所以说,“燕王扫北”就是大规模军事移民。
“闹花子军”造成民众大量伤亡
另外,早在“燕王扫北”之前,已经有过大面积的、大量的民众伤亡,所以才有洪武年间的移民。
元朝末年爆发了刘福通、韩林儿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红巾军定都汴梁后,兵分三路:西路攻关中,建立后方基地;中路出山西,抄元朝后方;东路取山东,威逼元大都。
三路大军中,毛贵率领的东路军最为成功,占领了胶州、莱州、滨州、莒州等地。元朝驻守黄河的汉族义军万户田丰又起兵响应农民军,截断了元大都南北经济补给线,沉重地打击了元朝统治者。
但是农民军出现了内讧,毛贵死于火并,正在保定前线指挥战斗的田丰率部打回山东,自称“花马王”,重新统一了山东农民军。
田丰既称“花马王”,按当时的社会习惯,他的军队就应称“花军”,贬称就是“花子军”。
“闹花子军”的说法包含三层意思:一、造反的农民军既*贪官污吏,又*普通民众。二、统治者镇压农民军,也会殃及无辜。三、大乱之后,必有大疫。总之,“闹花子军”说的是一种社会动乱,以至于民众大量伤亡。
有若干地方史料为证:《明代山东地区枣强移民考》《洪坛寺秘事》《山东陵县刘载阁村刘氏祖谱·总序》等资料所记述的花子军的活动时间、地点虽存少许歧异,但不防碍对花子军的总体认识:
花子军是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军;“闹花子军”是造成民众大面积、大量伤亡的一场社会动乱。
“燕王扫北”、“闹花子军”在时间上先后相接,在地域上互有重叠,两场动乱的叠加效应造成了冀鲁大地上民众稀少,因而明初的统治者不得不把“大槐树移民”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作者:赵春万,已载7月27日《德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