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在哪里去世,孔祥熙死在哪里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10 20:45:52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凑了120万港元,又从银行贷了一大笔钱,在铜锣湾拍卖拿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并且在里面成立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

霍英东是旧规则的破坏者。

他发现在香港买卖楼房,都是以幢为单位交易。

这种交易方式,对市民百姓非常不友好。能不能分开来卖楼呢?他想出了对策:按照层来卖。不久之后,又改为按间买卖

门槛降低了,很多市民可以买房了。

同时,他也是新规则的创造者。

无论是按层买卖还是按间交易,霍英东都会做一份精美的图册,详细介绍相应房型的特点、能观赏到的风景、内部装修等等。

很多年以后,中国各地售楼处采用的文宣图册,都是继承了当年霍英东的做法。

孔祥熙在哪里去世,孔祥熙死在哪里(5)

霍英东也是精益求精的人。

他发现即使按间交易房子,也会有不少人因为积蓄不够,无法圆置业的梦。

而作为开发商,做地产又是重资本行业,每盖一幢楼前面的应收账款需要及时收上来,才有实力展开后续的工作。是否有方法,让看似对立的双方都能得益呢?

经过考虑,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开发商准备造楼的时候,就让购房者出钱认购。购房者只要出10%左右的首付款,表达购买房子的意向即可。

这方法,对于开发商来说,缓解了资金的压力,甚至可以利用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附近其他楼盘的兴建。

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低首付低总价,就可以锁定目标,实现购房梦想。这就是后面被很多人采用的卖“楼花”策略。

孔祥熙在哪里去世,孔祥熙死在哪里(6)

霍英东的商业创新不但让自己赚到了钱,更是在成全别人。试想,如果房子都只能是按幢出售的话,绝大多数的百姓,是没有办法圆安居梦想的。

同样,卖楼花的创新,不但降低了自己的资金压力,而且解决了很多买房者的资金压力,先付首付,其余的钱分期付清,降低了百姓置业的难度。

霍英东在经商的过程中,渐渐地收获了人心。从那个时候起,在香港提起霍英东的名字,很多百姓都是交口称赞的。

爱国

霍英东是热爱国家的。

从小,他就看多了殖民者对香港人民的欺压和迫害。日本占领香港之后,对香港人民的敲骨吸髓更是有增无减。他心里总在想:若有个政权能帮助人民赶走侵略者,推翻压迫,该多好啊。

孔祥熙在哪里去世,孔祥熙死在哪里(7)

他打心眼里钦佩爱国华侨陈嘉庚。抗日战争时期,他一直关注着陈嘉庚的情况。

为了支持国内抗战,在马来西亚经商的陈嘉庚付出了近乎一切。为了筹措资金,他卖了不少自己名下赚钱的产业,把钱捐给国民政府和延安。他为前线输送过稀缺的药材和枪炮,甚至护送物资到延安。

日本控制南部沿海地区时,世界各国援助中国的运输通道只剩下危险的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地势高、转弯急、行车难度大,还没有防护措施。

在这种地方搞运输工作,一定要有驾驶技术非常高超的熟手。

而当时的中国缺乏这些人才。

孔祥熙在哪里去世,孔祥熙死在哪里(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