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倒履相迎,从哪里看出曹操胸怀大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14 04:38:45

三国鼎力,英雄辈出。那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最动乱的时期,战争不断。而世人对于那时的英雄人物也充满着敬佩之情。诸葛亮一直就被世人看作是一代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好像人世间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

估计他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辅助刘备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这也是历史的遗憾。当时司马懿并没有选择直接正面与刘备大军交战,他选择了与蜀军开展拉剧战,刘备大军就这样被司马懿给“拖死了”。其中诸葛亮也因此郁郁而终,死在了军中。正所谓“烂泥扶不上墙”,纵使诸葛亮有再大的才难,终究还是扶不起阿斗刘婵,可惜啊!

曹操为什么要倒履相迎,从哪里看出曹操胸怀大志(1)

失去了诸葛亮的刘备大军就像没有“CPU”的电脑,纵使魏延、姜维等人再勇猛善战,那只能是空着急。诸葛亮曾六次率军北上作战,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仅凭一人之谋来抗衡曹操的众智囊团,魏国也曾差点倒于诸葛亮的手下。“瘦死的骆驼总比马大”,倘若有人能相助诸葛亮的话,刘备大军必能完成初愿:消灭曹操与魏国,最终一统天下。

那么在三国时期真的有诸葛亮都佩服的谋士吗?这个人会是谁呢?

曹操为什么要倒履相迎,从哪里看出曹操胸怀大志(2)

这个人便是庞统,看过三国的人想必对他并不会太陌生吧。“伏龙”“凤雏”天下齐名,伏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则是庞统。可能是作者在一开始写的时候就反复强调:伏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然而刘备得了两人,最终却没有得到天下,于是作者只好提前把凤雏写死了,最终让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而累死。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这段,当庞统去投奔刘备时,刘备见他相貌丑陋,于是言语之中颇为冷淡,刘备并不认为此人有多大的才能便让庞统做了个小县令。虽然最后庞统用一番能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这段经历给他后来贪功轻敌埋下伏笔。而刘备从他出道以来一直是很重视人才的,虽然做不到曹操那样的倒履相迎,但是听到人才也是大力招揽的,这里有着与卧龙齐名的凤雏来投奔,刘备没有理由会冷眼相待。

曹操为什么要倒履相迎,从哪里看出曹操胸怀大志(3)

正是作者埋下这段伏笔,当庞统率军进攻益州时,为更快的攻下雒城显示自己的才干,不听劝阻执意进军。结果在落凤坡,不幸被张任设下埋伏乱箭给射死了,一代奇才就这样命陨沙场。倘若庞统能与诸葛亮一起强强联合,必定能助蜀国加快一统天下的步伐的。估计也是作者觉得庞统太强了,如果留他活着蜀国不得天下说不过去,于是先故意以刘备冷遇他为伏笔,以“贪功冒进”争取表现害死了庞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