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为什么被皇帝赐死,李卫死后乾隆的评价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14 06:10:20

就算将年羹尧处死,也只能我的人来办!

雍正皇帝的无奈还在于其“钱、粮、军”大局规划后的痛心,自己费心安排的全局管控,必须毁在自己人手中才行!

在当初的“四爷党”成员中,邬思道“半隐”离去;皇十三子胤祥必须留在雍正皇帝身边擎天保驾;隆科多则掌管着步军统领衙门,乃系雍正皇帝和京城安全的另一层保障;剩余的年羹尧、李卫和田文镜才是雍正皇帝用以布控全国、从全局出发而用心设置的“钱、粮、军”管控体系。

年羹尧手握重兵,镇守西北,基本代表了清朝的军事力量,乃系雍正皇帝皇权稳固的京外有效保障,是其对于“军”的全局布控;

田文镜时任河南巡抚,而河南自古以来就是粮食产出大省,有清一朝一旦有大型战事发生,河南一般就会成为军粮的主要供给地。而且,就河南的地理位置而言,它几乎可以顾及到全国范围内所有的粮草供应。这乃是雍正皇帝对于“粮”的全局布控;

李卫为什么被皇帝赐死,李卫死后乾隆的评价(5)

李卫时任江苏巡抚,作为清朝的“钱袋子”,江苏地区每年上缴的赋税占据了清朝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也就是说只要稳定住了江苏地区就能保证清廷的财政收入。这是雍正皇帝对于“钱”的全局布控。

不可否认,雍正皇帝在京城内和全国范围的用心安排和从大局着眼做出的具体安排,仅靠着昔日“四爷党”的几个关键人物就能基本完成对国家命脉、对朝廷大政的完全管控。

年羹尧一死,这个“钱、粮、军”完美大局的布控体系就会被破坏,雍正皇帝用尽心思来保证皇权稳固、保证新政顺利推行的完美体系在“外力”的影响下被打破,雍正皇帝心中的无奈和心疼可想而知。

按照雍正皇帝的“执拗”秉性,如果自己的安排非要被破坏不可,也必须由自己人来完成,才能稍微平息他心中的愤懑。作为雍正皇帝的宠臣,李卫前往“亲自破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02 对于李卫而言

除了雍正皇帝自身的原因,对于李卫的选择,也有着雍正皇帝对于李卫的具体打算和暗里用意。

李卫为什么被皇帝赐死,李卫死后乾隆的评价(6)

1、信任和震慑兼备的帝王心术

昔日的“四爷党”成员中,除了一个身有残疾的“智囊”——邬思道,其余几乎所有人都被雍正皇帝委以重任,并在各个险要部门为雍正皇帝掌管着偌大的大清国。年羹尧的倒台,让雍正皇帝开始了对自身政治势力的担忧。

对于李卫的委派,就有将其视为“自己人”的绝对信任,又有具体政局环境下的必要震慑。

“孤臣”田文镜不同,李卫作为雍正皇帝一手调教、一手简拔的潜邸奴才,因为其乞丐出身和胸无点墨的客观缺陷,让雍正皇帝对其的政治智慧、政治站位乃至人臣纲常等方面不得不更为担心。

年羹尧的倒台,让雍正皇帝得到了足够的教训,让雍正皇帝对寄予厚望的李卫更为担忧,对其的震慑和提醒也变得更为必要。

2、让李卫积累人脉和政治声望,为其正在进行的“财政改革”助力

李卫,从一个流浪街头的小乞丐变成一方封建大吏,而且是江苏巡抚这等肥差,原本就饱受朝野上下诟病,再加上雍正皇帝命令李卫在江苏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严重伤害士绅阶层的新政改革,就更让李卫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为了代替雍正皇帝受过的“替罪羊”

在全国一片反对新政的声浪中,在李卫诸多客观缺陷的制约下,新政推行乃至李卫的官职都变得岌岌可危甚至难以为继。所以,雍正皇帝必须想尽办法为李卫“包装”,对其强行改造。

让李卫声望提高、资格提升最为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亲手处死一个得罪了朝野上下的年羹尧。拥有了这项可以得到朝野上下认可的功劳,对新政的推行、李卫政治声望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卫为什么被皇帝赐死,李卫死后乾隆的评价(7)

03 对于年羹尧而言

作为“九王夺嫡”事件中坚定支持皇四子胤禛的“四爷党”成员,年羹尧替胤禛完成了太多和“王道”之举不沾边的“背地阴谋”,他对于胤禛负面形象的了解甚至远远超过了几乎洞察一切的邬思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年羹尧临死之际将雍正皇帝曾经的阴谋手段和盘托出,将会是对雍正皇帝形象的致命打击,如果再牵扯坊间盛传的“雍正继位不正说”,甚至会严重威胁雍正皇帝的皇权统治,皇帝之位。所以,雍正皇帝不会给予年羹尧这个“大放厥词”的机会,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雍正皇帝也必须将其扼*。

从本质上将,李卫和年羹尧对于雍正皇帝而言,意义等同,甚至因为“近前服侍”的便利,李卫对于雍正皇帝昔日的负面形象更为了解。所以,即使年羹尧给李卫说了什么,也不会有所影响。而且,以雍正皇帝对李卫的忠心程度了解,就算年羹尧临终将“不该说的说出来”,也绝对不会被除李卫之外的第二个人知道。

所以,保住昔日秘密,维护自身形象,也是雍正皇帝派遣李卫前往赐死年羹尧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按照剧中的演绎,出身雍正皇帝潜邸的年羹尧和雍正皇帝之间是有真感情的,这份感情来源于长时间的同舟共济、来源于年羹尧前期的绝对忠诚,更来源于雍正皇帝在每个关键时期,年羹尧的坚定站位和忠诚表现。

这也是雍正皇帝在明知道年羹尧“议功以后,功过相抵,仍然死有余辜”,却还不忍心痛下*手的原因之一。

李卫为什么被皇帝赐死,李卫死后乾隆的评价(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