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玉环替李隆基背锅
都说名人难当,但当历史名人却更难,因为总有碰瓷的。就比如大唐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明明是李隆基的锅,却非要让杨玉环来背,最终杨玉环死于马嵬坡——当然,这是历史套路,谁也没办法。后人再感觉冤,也只能碎碎念两声。
其一,杨玉环本来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却非被李隆基抢走,这叫啥?老不羞?还是证明了李隆基这个人,自私到了极点,连儿孙的正当福利都抢?恐怕都有吧。
其二,杨玉环没有干过政。这也是李隆基为何那么宠杨玉环的一大原因。李隆基是经过武则天时期的人,一辈子都在跟女汉子们斗,韦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对女子干政最警觉。
对比李隆基的另一位宠妃武惠妃,就能看出杨玉环有多单纯了,武惠妃是武则天是侄女,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搞得李隆基一天内*掉了三个儿子(包括太子)。
结果,她因这件事情闹得太大,超出了承受能力,总是梦到太子等三人,大晚上的跑来向她索命,很快就病死了。不但鸡飞蛋打,还给杨玉环腾出了位置。反观杨玉环,因为没生育,故而不存在这种干政的事。
至于杨国忠,那是因为李隆基的需要。当时的李隆基已经躺平,开始享受人生了,自然就不再需要锐意进取的丞相,给自己找麻烦,添堵了。谁乖,能给他说好听的,他就用谁,恰好杨国忠就是这种人。
那么安禄山呢?这就只能说,这个胡人太精明,明白直接讨好皇上,不如曲线讨好杨玉环更有效。等于他是号准了李隆基的脉,因此才能反叛成功——根由依然在李隆基身上。
奈何,再碎碎念也无法改变这种既定的事实。不过,这却并不妨碍人们继续碰瓷,比如,就出现了这么一种说法。杨玉环为何搅乱大唐?其实人家就是报仇来了,而且这个仇,还是在李世民时期结下的。
那么果真是如此吗?想彻底搞明白这一切,就要从瓦岗山的瓢把子李密说起……
二、李密的仇敌
李密最初是杨玄感的小弟,两人同属隋朝贵族。在隋炀帝征讨辽东时,他跟着杨玄感反隋失败后,开启了逃亡之路。在逃到淮阳之后,李密以教书先生为职业,还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叫刘智远。
如此平静生活了几个月后,这天李密去喝酒,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是越喝气越不平,于是借着酒劲,写了一首猛诗: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这妥妥是反诗,很快就惊动了本地县令,亏得李密机警,撒丫子又逃,一竿子来到雍丘县。在这里他有一位亲戚,在其安排下李密寄居在一位王秀才家。李密是贵族出身,气质啥的自然非凡,引起了王秀才的赞佩:一看就不是凡人。于是二话没说,就把女儿嫁给了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