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杨坚几乎不接近别的女人,所以独孤伽罗能经常和杨坚同起同居,形影不离。他们的关系的亲密,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夫妻。
杨坚几乎对独孤伽罗言听计从,所以朝臣同尊帝后为“二圣”。杨坚对此丝毫不介意,独孤伽罗也没有僭越皇帝权威的担忧。因为她明白,那些事能做,那些事绝对不能做。通情达理的她,不像一般的后宫女子,把皇帝的宠幸当成自己满足私欲和炫耀的资本,最后让皇帝、让群臣为难,自己失宠或遭到攻击。
她的深谋远虑和豁达开阔,使她成为一个独享尊荣的女人,成为一代贤后。而成就她贤名的,不仅是她对杨坚的爱和支持,还有她的开阔胸襟、公私分明、善良仁慈。
官员为讨好她,上奏请她授予百官之妻命妇头衔,独孤伽罗一口拒绝,因为她知道这样做,就等于表示同意让妇人参与国政,自己若这样做,后人就会效仿,朝政势必因此而混乱。
开皇初年,突厥和隋朝互市,出售一筐价值八百万钱的明珠。有人劝独孤皇后买下来,独孤皇后说:"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疲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此等胸襟,怎能不叫人赞叹?
隋文帝杨坚极速推行新政,再加上脾气暴躁,有时不免因为发怒而做出错事,而这时候,独孤伽罗就充当了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缓冲剂,让隋文帝少犯许多错误。
独孤伽罗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娘家人也如此。虽然独孤伽罗给他们很多亲情关照,却绝不会让他们随便居于高位,所以隋代少有外戚飞扬跋扈的。
比如她的表兄弟崔长仁犯法当斩,隋文帝想要赦免,独孤伽罗却大义灭亲,坚持判崔长仁死刑,这更让杨坚对他赞许。
独孤伽罗虽然内心刚毅,见识广博,却仍然始终保持着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贤惠和善良。番州刺史陆让因为贪污被判死罪后,她的嫡母到朝堂请罪并当庭痛骂陆让,又极其悲痛地送他最后一程,独孤伽罗被此情此景感染,求杨坚赦免了陆让死罪,并表彰其母冯氏为妇女典范。
独孤伽罗和杨坚一路从患难中走来,却仍然能在富贵时保持对对方的无比忠贞和相亲相爱,真正白头到老,堪称天下帝后感情和美之典范。她和杨坚共养育五子五女,可谓十全十美。
期间,隋文帝杨坚因为一统天下时尉迟迥的反抗,便发泄怨愤般临幸了他的孙女,独孤伽罗知道后非常生气,盛怒之下*死了此女。杨坚为此负气出走,却没有责怪独孤伽罗,在高颖、杨素的劝解下,独孤伽罗主动向杨坚认错,帝后又和好如初。
而正因为这件事,后人给了独孤伽罗“好妒”的评价。其实,如果联系独孤伽罗对杨坚的爱,她和杨坚一路走来的艰难,以及杨坚一直以来对自己的专一,独孤伽罗为此而让情绪战胜理智,是可以理解的。
恐怕还有另一层原因,就是她不想让杨坚因为有第一次,然后有第二次,像许多帝王一样晚节不保,从开始的有为之君蜕变为酒色之徒,比如晋武帝司马炎。
三、离别之日惜真情
岁月的无情最终让这对有情人走到离别的路口, (公元602年)八月二十四日,一代贤后独孤伽罗逝世于永安宫。
暮年的杨坚,虽深知生死乃世间常态,但仍然觉得不能接受这一切,为此,一向节俭的他,给皇后罕见的高规格丧事,并不顾老迈之躯,亲自送别皇后到数百里之外的泰陵。
他的人生也从此急转直下,他开始更想念哪些年轻时的,创业的日子,哪些日子里,他和独孤伽罗毫无保留地向对方交付真心。他们是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投意合的夫妻,是砥砺相助的知己,他们之间有信、有恩、有义,更有真切的爱。他越这样想,就越不能接受独孤伽罗的逝去。
为了给走向“天堂”的皇后祈福,杨坚斥巨资修建天下最大的禅定寺,又从全国招来120个大德高僧及其弟子入驻此寺为皇后祈福。宫里悼念皇后的佛事,杨坚不仅亲临,而且全程参与,有时甚至泪流满面。
独孤伽罗去世才一年,杨坚就精神憔悴一病不起。时间不长,64岁的杨坚便去世。临终前,他抱着杨广的头,告诉杨广和修陵的大臣,一定要把他和独孤皇后葬在一起。杨广根据其遗愿,把父亲和母亲葬在了一起。
能让杨坚和独孤伽罗在九泉之下感到遗憾的,就是他们看着长大,努力培养,充满信心的继承人杨广由于太过“有为”,耗尽了大隋的国力,最终让大隋二世而亡,这件事成了后人对他们永远的悲怜。
但是,他和独孤伽罗的爱情,却注定不会因为隋王朝的覆灭而散入历史的烟尘。它像一道永恒的光亮,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什么叫“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什么叫“执子之后,与子偕老”,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一次次发问,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不论在患难还是富贵时,都能相濡以沫,永结同心,是出生,是人品,是理想,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