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北京哪里人,张九龄是哪个年代的什么人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07 03:39:57

且说张九龄自乡试折桂之后,名声大噪,已由“神童”升级为“岭南第一才子”,他的志气更高了,不愿老待在家里,天天想着要闯荡京城大干一番事业。知子莫若母,这天,张母找到张九龄,对他说:“儿呀,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的老师也告诉我说你学业有成,得去京城考取功名。恰好本房二叔今天专程从京城来看你,等他回去的时候不如把你给带上。此次进京,不妨四处历练一番,好增长些见识。待到明年开春后便去考取功名,为我张家争光。”见母亲全力支持自己,张九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孩儿定不负母亲厚望,此次进京一定不会空手而归。”

话说张九龄这位本房二叔,年轻的时候到外面闯荡,现在在京城长安开了好几家当铺,财力雄厚,可惜胸中少了几滴墨水,他对读书人十分尊崇,听说张九龄在乡试中考了第一名,他非常高兴,今儿从京城不远千里来到张家贺喜。张九龄大大方方地给二叔施了个礼,二叔看见张九龄落落大方,气质非凡,连声对张夫人称赞:“阿婶,你家九龄真是了不起啊,我这一路回来都听人说起他,结缘惠能,捉鼠解朝廷,致书广州刺史,乡试勇夺第一,啊呀,你看这小子现在都已经成了岭南第一才子了,真是了不得哟!”

感动土地九龄栽树

这天上午,二叔带着张九龄在清化渡口登了船,沿清化河顺流而下。此时已是盛夏,两岸树木繁盛,山花烂漫,河水澄澈透明,阵阵河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

“咚咚将——咚咚将——……”一阵热闹的敲锣打鼓声从前边传来。

张九龄和二叔走到船头,只见河岸边聚集了上百村民,几个年轻人在敲锣打鼓,还有些人在舞狮子,着实热闹。张九龄好奇心起,邀二叔去看看热闹。

他们刚把船停靠在岸边,就见人群中走出一位胡须全白的老者,自称是族长,老者仔细打量了张九龄二人,然后看着张九龄说:“冒昧问一下,公子是否石头塘村人张九龄?”张九龄大吃一惊,反问:“你认得我?”老者微笑着说:“你且听我说个故事吧。我们这地方叫荔竹坝,按说也是个好地方,山下一大片平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于是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建了村寨,开荒种田,繁衍子孙,一切倒也顺利。可惜美中不足的是我们村子后面的山上,竟是寸草不生,好几百亩的山林呀,多可惜!”

张九龄顺着老者指着的方向看去,只见村落后面的一带山岗光秃秃的,和周边茂密的山林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大规模的种树活动,可是不管你种什么树,不管你什么时候种,都没有一棵树能活下来。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每年种树,直到现在。”老者继续说道。

“那你们今天这么热闹,原来是要种树啊。”张九龄恍然大悟。

“今年可和往年不一样……”老者说着卖了个关子。

“有什么不一样?”张九龄和二叔一起问道。

“也许是我们好几代人执着种树的精神感动了土地,有一天他给我托了个梦,说是荔竹坝原是一条大蟒蛇修行的地方。那条蟒蛇修行了千年,终于成精了,蛇精喜欢吃童男童女,所到之处,全村的童男童女都难以幸免,弄得到处人心惶惶。由于蛇精作恶多端,臭名远扬,引来了龙虎山的张天师,张天师挥舞木剑与蛇精打斗了三天三夜,打得蛇精遍体鳞伤。蛇精眼看不敌,于是逃回荔竹坝,张天师紧追不舍,最终在山上把蛇精斩为两截,蛇血落地后化为烈焰,把山上的草木烧得一干二净。为防止蛇精复活,张天师画了道符,把整座山给封住,这就是后山寸草不生的原因。土地说,现在蛇精早已魂飞魄散,不足为惧,但要破张天师的符却不容易:第一,张天师当年的木剑是用米椎树做的,所以非得种米椎树不可;第二,得当代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亲手栽种方可。第一点容易,可这第二点就难了。我苦苦哀求,土地才道破天机说三天后的正午有一个人将从水路经过这里,此人乃天上文曲星下凡,现为清化石头塘村人,名叫张九龄,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乃人中龙凤,国士无双。今天我们全村人一大早就在此恭候,这不,时到正午,公子不就来了吗!”

“竟有这等事,真是不可思议。”

长者继续说:“公子,今天无论如何还得请你为我们栽下这棵米椎树,我们全村感激不尽。”

“定当效劳。”张九龄当仁不让。

当下全村人敲锣打鼓来到了山上,张九龄奋力挖下一个坑,接着把一棵米椎树苗栽下去,填完土后,张九龄童心顿起,悄悄地吩咐一个小孩每天给树苗淋童子尿。

说来也怪,这棵米椎树还真的活了下来,而且长势良好,几年的时间就长到五六米高,族长知道张天师的符已经给破了,于是带领全村人到后山大规模种树。从此荔竹坝种草生草,种树生树,到如今那里已是绿树成荫,古木成林,张九龄亲手栽种的米椎树也被尊为“米椎王”。

妙对过关县令让道

辞别了荔竹坝村民,张九龄和二叔来到深渡水码头,改租了一条大船,不久进入浈江航道。浈江是沟通南北的重要航道,据史*载,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遣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平南越乱,杨仆奉诏后,率楼船师溯赣江至南安,弃舟渡岭,在浈凌两江汇合处造船练兵,备战一年多,于元鼎六年冬率楼船师下浈水,与伏波将军会师石门,进军番禺,一举而平南越之乱。杨仆的楼船师不下5万人,楼船高20余米。进军时正值冬季,几百艘如此庞大的楼船,载兵甲数万,列阵于浈江之上,可见那时的浈江是多么深广。可是到了唐代,由于泥沙逐年沉积,又缺乏专人清理,导致浈江江水变浅,只江心处可航行大船,近岸处滩多泥深,小船通行倒是无妨,要是两只大船相遇着实不方便。这不,船行半日两只大船便遇上了。远远看见对方的大船,双方船工都大喊停下,至两船相隔十丈远近的时候船才抛锚停住。

张九龄和二叔来到了船头,看见对方船头排开一大帮人,为首一人高声说:“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挡我的路?”二叔高声回道:“我是京城珍宝号张掌柜,你是何人?”“我乃曲江县令,你一小小商人,还不速速回避!”原来二叔虽然家财万贯,却无功名,当时商人地位不高,即使是面对一个芝麻大的官员也无可奈何,二叔正要叫船工让道,但是张九龄年少气盛,哪里肯让,只见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让我来会会他。”

“那位是曲江县令吗,小生张九龄久仰大名,我们本该马上让道,但是家师在京城候见,他老人家性子急,着我火速赴京,我等不敢怠慢,还请县令大人见谅。”

“你家师是谁?”县令好奇地问。

“当朝宰相张说张大人是也。”张九龄把曾有一面之缘的宰相大人给搬了出来。

这县令吃了一惊,张九龄乡试第一名动岭南,他是知道的,这当朝宰相张说和张九龄有没有什么特殊关系,这个也不好把握,要是得罪了宰相大人,只怕官位不保,可是就这样拱手相让又心有不甘,他沉思一会,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对张九龄说:“早闻得张九龄饱读诗书,文采不凡,有岭南第一才子之称,可我怎知你是否张九龄。这样吧,我这里收集了一些名满本朝的文坛巨子王勃、杨炯等人的诗句。我出上句,你若能对出下句,我就相信你是张九龄,我立马放你们过去。”

“好,不需客气,出题吧!”张九龄信心满满地说。

“落霞与孤鹜齐飞”县令出了上句。

“秋水共长天一色”张九龄毫不犹豫便对出了下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塞门风稍急”

——“长城水正寒”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明月悬高树”

——“长河没晓天”

“难得难得,张公子果然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张公子成全。”县令变得谦恭起来。

“县令大人尽管吩咐。”

“我前几天偶得一诗,请公子不吝赐教——兰叶春扶苏,桂华秋飘香。”

张九龄沉思了一会便道:“恕我冒昧,依我看可稍作改动——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大人您看如何?”

“葳蕤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使人如见春天到来兰花蓬勃旺盛的生机。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给人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二字可谓是形神兼备,妙极,妙极。”县令一边对张九龄赞叹不已,一边忙叫手下开船让道。

县令的船开到一边去了,等张九龄的船过去后,县令的船却动不了了。原来船陷在厚厚的淤泥里,后来县令从附近调集了百十村民,花了三天时间在船底开挖了一条新航道,这条船才得以摆脱困境。

智斗恶龙百石立功

船到马子墟,天色已晚,二叔带张九龄去投他的好友李村正。李村正五十开外,魁梧威严,他对二叔说:“你们来得真是太巧了,今晚在我这住下,明天是我们村的祭河大典,等你们参观大典之后我找李老爹拉你们过恶龙潭。”

“祭河大典?这么多年我可没听你说过。”二叔好奇地问。

“这事啊,得从三年前说起。”李村正说道。

且说这恶龙潭是当地有名的险滩,原本宽阔的江面到了这里突然变窄,两岸高山林立,上下一百来丈的江面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天晴时只要留个心问题不是很大,可是每逢阴雨天,江水暴涨,视力受阻,过往船只往往会船覆人亡。于是朝廷下令招募当地人加以训练成为纤夫,并组织人马在两岸峭壁上开挖栈道,专为过往船只拉纤,确保船只安全。

可是三年前,潭里来了一只恶龙,只要有船经过恶龙潭,它就搅起巨浪弄翻船只,毁人财物,休人性命,有时连纤夫也难以幸免,过往行人无不为之色变,于是人们把此潭称之为“恶龙潭”。

前不久,李村正他们请来了一位陈道士。据说这位陈道士修为颇深,他掐指一算,道出一个黄道吉日,说要举行一场祭河大典。他吩咐李村正准备一对童男童女,要作法献给那恶龙,说那恶龙吃了贡品后就不会兴风作浪了。

“那要送谁家的孩子?”张九龄问道。

“我们经过抓阄,选出了老五和老七家的两个孩子。唉,多乖巧的孩子啊,可是我们也没办法啊。”

“非得这样,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张九龄说。

李村正摇摇头,不再说话。

张九龄心里想着如何解救一对童男童女,以致整晚睡不着,到了天蒙蒙亮的时候,他确实太困了才合了眼。一合上眼就听见一个声音在轻轻地唤着他:“九龄,九龄,你原是天上的文曲星,现在已经下凡为人,为的是济世安民,除暴安良。现在恶龙伤人,早已恶贯满盈,需要你来超度,明天你只需这样……”

张九龄大喜,正要道谢,忽听得金鸡报晓,他猛然醒来,方知刚才乃南柯一梦,然而一切犹历历在目。

第二天一早,全村人都聚集在恶龙潭下游,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河滩上架起一个九尺神坛,由陈道士主持大典。

只见那陈道士五十左右,身穿一身黑色道袍,手拿一支桃木长剑,口中念念有词。一番仪式后,吩咐李村正把童男童女扔到江心。

这时张九龄挺身而出,对着陈道士说:“道长且慢,我有个问题,可否请道长解答。”

“公子有话快讲,不要误了吉时!”

“按道长的意思,潭中恶龙吃了童男童女就不再作恶,是吧?”

“是的。”

“如果它吃上了瘾,主动索要贡品,那怎么办呢?”

“如果它贪心不足,我自然会收了它!”

“恶龙作恶多端,早已恶贯满盈,道长今天就该收服它呀。”

“这个……这个……你……莫非公子有什么良策?”

“道长且让开,我来会会它!”张九龄接着吩咐李村正,要他组织全村人立即去准备一百只大箩筐,每只箩筐装上一块大石头,用红布盖好,全部摆放到江岸。

一切妥当之后,张九龄在神坛上用朱砂写上:“河潭之中神龙现身,全体村民诚心叩拜,五十双童男童女,换百年风调雨顺。急急如律令。”写完,把纸投入潭中。

不一会,恶龙潭中浪花翻腾,一条体形巨大的恶龙自水中跃起,见到岸边一字排开的箩筐,只以为是童男童女,不作他想,猛吸一口气,一百块大石头便全进入了恶龙的肚中。只听“叭”的一声巨响,恶龙随即掉落潭中,在水中挣扎翻滚了半个时辰,终于沉落潭底死了。

看到恶龙被张九龄除了后,全村村民大喜过望,纷纷围着张九龄行礼颂扬,感谢他为民除害。老五和老七一家挤上前磕谢恩人,被张九龄一一扶住。

当天,辞别众村民后,张九龄和二叔坐着大船经过恶龙潭上游地段,真正见识了这恶龙潭真面目,只见江水湍急,远远就能听见江水冲击巨石发出的轰鸣声,李老爹他们走在山崖陡峭的栈道上,每个人使劲地拽着纤绳奋力向前移,大船就在湍急的江水中缓慢前行。看着李老爹他们为了过往行人的安全却不顾自己的安危,长年累月地在干着如此危险的活,又想起曲江县令那条陷在淤泥里的大船,张九龄不禁感慨:“待我此番考取功名,定当奏明朝廷,征召壮丁,穿凿巨石,疏理淤泥,还我一个千顷碧波,万船竞发的浈江!”

此后一路顺风,水路顺畅。不一日,大船进入浈昌县(即今南雄市)境内,大家弃船登岸,二叔给大家雇了一辆马车继续向北进发。

横穿梅岭黄蜂退贼

三天后,张九龄他们来到了梅岭脚下,翻过梅岭便到江西地界了。可是这梅岭,山高林密,地形复杂,而且常有狼虫虎豹出没,过往客商稍不小心就会迷路,弄不好还会性命不保。因此人们到了梅岭都是先投到蓝家寨,等人多了才成群结队过梅岭。这蓝家寨建在梅岭的一处山坳里,是通往江西大余的必经之处,寨主蓝天宝乐善好施,有孟尝之风,远近闻名。

九龄他们来到蓝家寨,拜会了蓝寨主夫妇,然后便在寨子里住下。

第二天一早,只听得山寨中人声嘈杂,似有突发事情,张九龄和二叔赶紧起来,来到大厅一看,只见一群惶恐不安的客商,他们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衣衫不整,狼狈不堪,有几个人还受了伤,他们语无伦次地述说昨天的遭遇:“我们在蓝家寨聚集人手后,一起穿越梅岭,哪知到得下午,半路*出好几十个土匪强盗,个个手拿刀枪棍棒,*气腾腾,如凶神恶煞一般,他们不仅掳了我们的财物,还想伤我们的性命,亏我们跑得快,这才捡了条命回来。”

“真是岂有此理,待我报与官府,等官兵剿灭他们。”张九龄听了气愤填膺。

“张公子说得好,遇匪报官是蓝某人分内之事。只不过这梅岭山高林密,地势复杂,地方兵力有限,恐难有作为,且这官府调兵颇费时日,只怕诸位要多留几日了。”

张九龄听了不免心烦,他来来回回走了几步,忽然灵光一现计上心来。

第二天,梅岭上出现了五六个脚夫。他们都挑着两个大箱子,一晃一晃的,看样子里边定有好货色。负责观察放哨的小喽啰赶紧把情况报告给强盗头。强盗头一听大喜:“看来这梅岭是块福地,前两天刚开张就赚了个盆满钵满,今天又有生意上门了。”于是吩咐手下,全部列队欢迎。只见漫山里跳出几十个强盗,口里大叫:“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话还没说完就见一干脚夫丢下箱子仓惶往山下跑了。

“来人呀,给我把箱子打开,我看看是什么宝贝。”强盗头有点迫不及待地说。

十来个喽啰一哄而上把锁头撬了,打开一看,顿时叫苦不迭,原来箱子里装的全是黄蜂窝。这些黄蜂一路颠簸,早就憋足了劲,一见了人哪肯放过,只见成千上万的黄蜂铺天盖地而来,对着哭爹喊娘的强盗死命地蛰。

张九龄一众人等正躲在远处偷偷地笑呢。原来那时张九龄想起小时候被黄蜂蛰过,那滋味可不好受,要是被黄蜂群蛰伤,还可能有性命之虞,用黄蜂来对付十恶不赦的强盗那是再好不过了。于是他把计策向大家一说,大家都称好。蓝寨主立刻安排家丁去附近寻找黄蜂窝,趁晚上把整窝黄蜂取走,装入密闭的箱子里,再由脚力好的家丁挑着上山,一见强盗扔下箱子就跑。贪婪的强盗果然中计了。

见强盗都跑光了,张九龄叫大家用纱巾把头脸包住,赶紧上山。此后两天,再没有遇见强盗。

翻过了梅岭,张九龄和二叔终于来到了江西大余。二叔雇了辆马车,快马加鞭往京城进发……

多年以后,张九龄奉了大唐皇帝之命,亲率大军南下,横扫梅岭大小土匪强盗,他还征集数万壮丁开挖梅岭驿道,并在山巅建一关隘,是为梅关,派以重兵镇守,永绝匪患,从此南来北往,畅通无阻。他还兑现了当初的诺言,派人凿开恶龙潭,疏通浈江河道,使庞大如水师舰船都能通行无阻,浈江从此成为粤北水上生命线。

来源:始兴县人民政府网站
(刘梅芬 收集整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