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碑文全文,刘伯温金陵塔碑文全文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07 16:54:52

金陵塔碑文的第N种解法(4)

本期我们继续秉承着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解读刘伯温的金陵塔碑文。

刘伯温碑文全文,刘伯温金陵塔碑文全文(1)

南京城外之金陵塔

前面讲过金陵塔碑文的长版,实际是在2002年被人发布到海外网络上的,这一版是根据民国时的“南京金陵塔藏碑”修改而来,开头添加了“金陵塔,金陵塔,刘基建,介石拆”。这12个字并非是修改者自己杜撰出来的,其实它们也是来自民国时期的一篇碑文,这篇碑文也和刘伯温有关,叫做“刘伯温锦囊碑文”,最初它叫做“刘伯温锦囊”,后来因为短版的金陵塔碑文一经问世就引发关注,它便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名字其全名叫做“南京城外之金陵塔即刘伯温锦囊”。内页则写有刘伯温锦囊碑文,下面是碑文的全文:

金陵塔,金陵塔,刘基建,介石拆。拆折金陵塔,人民最倡*。日出东,月没西,家家户户最惨悽。相对草头人,到尾恶宿归。洪水横流成泽国,路上行人背向西。德招遥,意招遥,百载繁华一梦消。红头旗,大头星,家家户户吊令丁。三山难立足,五子齐荣升。枯树开白花,铁蛇游天下,坭鸡又会啼。狼犬把人吓,铁鸦群空至,赖蛋落地下。民房共屋宇,十室没九家,沧海变桑田,繁市便瓦渣。民有饥馑色,路见饿莩瓜。有路无人行,有屋难返家。千金糴斤米。万元担柴花。历尽苦中难。方为富贵家。一二三四日,雪月又风花,万人同欢唱,八九是返家,若要升平日,将相头簪花,草人八九百,殿定我中华,殿定我中华。

开头是不是很熟悉,同样这也是民国时期伪造的刘伯温预言,其实民国时期造出的刘伯温预言还有很多,像什么刘伯温回天碑文,刘伯温金柜锦囊等等,名目繁多,内容杂乱。如今也是有人恶意修改,误导读者。比如网络版的修改后的“到尾只是半缩龟”,其原文是“到尾恶宿归”,意思就是到最后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宿归的意思同归宿。所以,这些所谓的预言根本就不可信。我们只是解读所谓的金陵塔碑文,就牵扯出了诸多不同的碑文。简单地讲网络版的金陵塔碑文就是将民国时期的几个所谓碑文,进行了拼凑删改,又修改了某些文字,以达到误导读者的目的。

刘伯温碑文全文,刘伯温金陵塔碑文全文(2)

民国报纸报道发现刘伯温回天碑

拼凑借鉴了的民国碑文如下:

1.《刘伯温先生救劫碑文记》(太白山碑文)1931年版的紫金山开路现碑段落

2.《金陵塔藏碑》(短版金陵塔碑文)1938年版

3.《刘伯温锦囊碑文》(又名刘伯温锦囊)碑文约1945年左右问世

4.《南京金陵塔藏碑》(长版金陵塔碑文原版)1949年版

以上都是民国时期,后人伪托的刘伯温预言,基本都是讲述民国初期或抗日战争的内容。从上面的《刘伯温锦囊碑文》就能看出,网络版《金陵塔碑文》借鉴了开头的大部分,而民国版《南京金陵塔藏碑》只借鉴一小部分。从时间顺序上看,完全是后面的借鉴前面的。原版的碑文内容也不难理解,我们详解一下原文的部分。

拆倒金陵塔,闭户自相*,草头相对草头人,红头死,白首出,*尽江南百万户,日升东,月落西,家家户户见高低,得逍遥,且逍遥,骐骥一跃过株桥,红头旗,大头星,千家万户吊伶仃。

前面就讲过南京根本就没有金陵塔,金陵塔是比喻,说的是“宁汉合流”后的最高权利落在南京,国民党内部达成共识,背叛革命开始围剿红军,进攻中央根据地。1930年10月国民党第一次围剿出动10万大军,最终失败。1931年2月卷土重来20万大军,也以失败告终。汪精卫下野后,1931年5月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否定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公开反蒋与南京政府势成水火。这就是闭户自相*。国民党对于红军中央根据地周边进行大规模清剿,国民党采取的是宁*错,不放过。致使江西等省无辜百姓受到牵连,百万户可见当时影响范围之广。家家户户见高低,说的是黄昏时,家中如果还有人,一般会生火做饭,高低指的是炊烟。没有炊烟就是家中已经没人了。

刘伯温碑文全文,刘伯温金陵塔碑文全文(3)

民国时期各版本刘伯温锦囊

得逍遥,且逍遥,骐骥一跃过株桥。说的就是国民党,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地欺压残害百姓,骐骥一跃这个词用得非常贴切,骐骥一跃出自荀子《劝学》,骐骥指的是千里马,这里指武器精良,装备完善的国民党军。《劝学》中的原文为“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意思就是千里马虽然是良驹,但是纵身一跃却不能达到十步远,可是普通的马即使一步没有多远,却一直坚持走上十天,会走得更远。是用来比喻贵在坚持,持之以恒。骐骥一跃过株桥,就是指国民党围剿红军进攻苏区,肆意妄为看似人员齐整,装备充足,但是没办法成功。相反红军初心不改,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支持,反围剿却能屡屡成功,可见红军的坚持才是取胜的法宝。千家万户吊伶仃,伶仃是形容孤苦无依。是说国民党草菅人命,对于普通百姓也不放过,百姓被逼踊跃参加红军,抵抗国民党的围剿,很多人家中都有参军的红军战士牺牲或者无辜的家人被*,可见当时的凄惨。第一次围剿红军的兵力对比是10:3,国民党兵力10万人,工农红军兵力3万人,结果却是国民党围剿失败。下一期我们讲一讲三山难立足,五子齐荣升说的是什么?

连载中,未完待续,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本文出自“金陵塔碑文的第N种解法”由“昇斗闲人”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平台,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