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反义词有什么,甜滋滋的反义词有哪些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7 04:29:26

甜蜜的反义词有什么,甜滋滋的反义词有哪些(1)

《幸福之路》是英国哲学家兼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的作品,罗素一生出版过70本书,发表超过2000篇文章,他的主要成就集中在哲学、逻辑学和数学领域,《幸福之路》甚至都排不到他代表作的前十位。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少有机缘对罗素的学术著作深入了解,这本100多页的小册子,则给了我们一探智者生活哲学的缘分,毕竟对“你是否幸福”这个问题,少有人能给出肯定的回答,似乎人人都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奔跑,没有人知道终点在哪里。

在5岁的时候,罗素最喜欢的赞美诗是“无聊的尘世装满了我的罪孽”,他说“如果我的寿命是70岁,那我才挨过全部生命的1/14,我觉得前面漫长无聊的人生简直难以忍受”......这种对“罪恶”人生的憎恶贯穿了他整个青少年时代,只因放不下对数学的痴迷,才没有走上自*之路。

正如罗素自己所言,“我不是生来就幸福快乐之人”,可是同样是罗素,到他58岁写下《幸福之路》时,他怀着对生活无比的“热爱和享受”,直到他以98岁高龄离世,带走的也是对人世深深的眷恋。

那罗素是如何从一个厌世的人转变成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呢?谜底就在这本《幸福之路》里:只有相信幸福的人才能获得幸福,相信不幸的人只能获得不幸。

在分享罗素的《幸福之路》之前,我们都先思考一下: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我们如何追求到幸福?

甜蜜的反义词有什么,甜滋滋的反义词有哪些(2)

一、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思考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指一个人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是人类的一种情感。”——关键词是满足、喜悦和情感,近义词有快乐、美满、甜蜜,反义词有痛苦、悲惨、困苦、不幸、悲伤等等。

身体健康、爱和被爱、家庭美满、财富自由等等人类热衷追求的东西都可以被看做幸福的条件,但幸福是一种感受,每个人幸福的点可能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

少有人思考过何为幸福,但却在追逐幸福的路上飞驰前进,似乎稍一放松,就会被不幸咬住“尾巴”,毕竟让人不幸福的东西太多,佛陀说“苦”是人生,基督说“罪”是人生:

佛陀说“众生皆苦”,总结出人生八大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接纳了诸多在人生风雨飘摇的旅途中迷失方向的灵魂,给出了“修行”这一“离苦得乐”的制胜法宝。

基督教义的底层逻辑之一是“人人有罪”,“七宗罪”按严重程度递减依次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和暴食,“人性本恶”,人这一生都要做善事来赎罪,无尽的悔恨和忏悔在人心头萦绕,灵魂拯救是《圣经》的主旨。

我们可以推测,饱受西方宗教影响且一度徘徊在自*边缘的少年罗素,倘若有缘读到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第一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一定会引为知音,手不释卷甚至会痛哭流涕。

在《幸福之路》的上篇中,罗素用九章的内容分析“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先是简单分析了“什么会让人不快乐”,接着分别论述了拜伦式痛苦、竞争、烦闷与兴奋、疲劳、嫉妒、罪恶感、被虐狂、舆论恐惧症等八种不幸福的原因——比“七宗罪”还要多一条。

你可随时随意阅读任意一条,每一条里都会有你感受的点,甚至有种“你懂我的爱与哀愁”的同病相怜。如果不是刻意关注,你很难相信本书出版于相隔近百年的1930年,可见人类情感穿越时空隧道后的共通共情。

我深感共鸣的有两条,一个是无聊与兴奋,一个是舆论恐惧症,接下来就分别说一说:

1、论无聊与兴奋

罗素认为“无聊”是人类独有的情绪,它的本质是“现实环境与让人想入非非的更愉快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反差”和“人的机能没有被完全占用”——他指的不是那种巨大的痛苦或者失落,而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流淌的“烦恼”。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看,“烦”是“火”字旁,“恼”是“心”字旁,可以理解为“心里有点儿小火”,百爪挠心的痒痒,总是试图寻求刺激和兴奋。

相比较罗素生活的年代,现代社会的工业化、科技化、智能化,电视、电脑、电话、智能手机的普及,都在消解人们生活当中的“无聊”,工作时间减少,休闲时间延长,娱乐至上,尤其是游戏、短视频的鹊起,更是对人各项机能的占用。

正如罗素曾指出的:“我们比祖先的无聊少,但却比他们更怕无聊”。罗素如果有机会感受现在智能手机对人各项机能的“占用”,可能言辞还要更加激烈。

“无聊”是不能被*死的,相反的,“充满太多兴奋的生活是使人精疲力竭的生活,需要不断的借助很强的刺激来让自己兴奋,这会让人觉得这种兴奋是快乐不可或缺的部分”——你我都可以回忆下,长时间打游戏或者刷短视频之后的感受,精疲力竭、无所事事,生活反而变得更“无聊”了。

甜蜜的反义词有什么,甜滋滋的反义词有哪些(3)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沉迷于各种感官的刺激,贪求的越多,反噬的力量越大,一切皆有代价。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阈值”,即人对事物的承受力度和兴趣程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会觉得小时候吃过的糖比现在的糖要甜,为什么?小时候很少吃糖,偶尔吃一块,肯定甜的要命;现在糖的种类多,随时可以吃到,但却很难感觉到糖的“甜”。

无聊和快乐也如此,比如原来看个电影就很高兴,现在则沉迷于三五分钟的电影剪辑,在我们不断用各种手段来消解“无聊”的时候,阈值也会被不断拉高,“片刻欢娱之后,留下的只是疲惫、厌恶和空虚感”。

那是不是说我们就应该修炼自己与“无聊”为伴的勇气,控制对“兴奋”无止境的追求呢?罗素并不是一个极端主义者,他认为一定的兴奋是有益的,关键在于“量”的多少,这与孔子凡事“过尤不及”主张一致。

“无聊”是不能被*死的,忍受多少有些单调的生活本身就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为人父母者,除以身作则外,更应该培养孩子忍受“无聊”的能力。罗素说“在这方面应该严厉批评现代的父母们,他们给孩子提供了太多被动的娱乐活动,比如看电影、吃美食,他们没有意识到,除了极少数重要时刻,能过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是很重要的......兴奋的、不需要消耗体力的快乐,应该被减到最少。从本质上说,兴奋就是毒品,会越来越上瘾的。而兴奋时的身体是在被动的反应,与人的本能反应截然相反。孩子像幼苗一样,只有总是在原地生长、不被打扰才能更好的成长......”

请原谅我对原文的大段引述,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深深的被这段文字共鸣了,成人尚且无法抵制智能手机的诱惑和裹挟,何况心智均未完善的孩子?

在罗素所在的“现代社会”,他敏锐的扑捉到“无聊”对人尤其是孩子的裹挟,这种对“兴奋”的追逐是人们感到不幸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们所在的“现代社会”,“无聊”的“阈值”被拉的更高,我们获得“幸福”的难度也必然更大。

我们必须认识到“幸福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一定是一种平静的生活,因为真正的快乐只能常驻在平静的环境里。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对此有足够的认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去培养甚至守护自己和孩子忍受“无聊”的能力。

甜蜜的反义词有什么,甜滋滋的反义词有哪些(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