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0 11:21:02

我们看过《史记》后,会对其中的《李将军列传》留下深刻印象。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对李广的遭遇感到扼腕叹息。这样一个才气过人,天下无双的将领,奋战一生,最终也没有能够封侯。并且李广不但不是战死沙场的,而是因迷路失期自*身死的。这一切,都让人们对他感到同情。唐朝的王维就写过一首诗《老将行》,里面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提到了李广的遭遇。这句诗是“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这句诗提到的史实都来自《史记》。“卫青不败由天幸”这一句里面的主角卫青应该是霍去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而“李广无功缘数奇”,则来自于《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

可是,李广无功真的是因为数奇吗?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来看看其中的真实情况。

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1)

一、李广的军事生涯。

我们知道,李广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封侯。有人还以此来指责汉武帝偏心偏向,使得李广不能封侯。

但是,我们知道,汉朝的封侯是有严格规定的。刘邦建国后,刑白马为盟,与群臣誓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所以,想要封侯就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建功。即便是汉武帝,他宠信的人,也只能去以军功取得封侯。

那李广的军功如何呢?司马迁在写《史记李将军列传》时是下了功夫的,在列传里,加了很多烘托李广形象的情节。比如说飞将军,解鞍却敌,射虎中石,为人廉洁,爱兵如子等等。我们看这一篇列传,就会先入为主,在心目中树立起一个“飞将军”李广的光辉形象。可是,如果我们真正的去细细推敲,就会发现有很多地方都语焉不详。尤其是李广的战绩问题,可以说是司马迁竭力回避的问题。

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2)

从《李将军列传》里记载的李广生平,我们可以把李广的军事生涯整理如下:

1、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2、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李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3、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后徙为上郡太守。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4、汉武帝元光六年,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李广逃归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5、元朔六年,广复为後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6、汉武帝元狩二年,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李广以圜阵防御。力战二日,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後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

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3)

7、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大出击匈奴。李广从属卫青,卫青令广并于右将军赵食其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後大将军。李广自*,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李广征战一生,尤其是和匈奴在战争中,居然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战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後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李广从军那么多年,竟然没有尺寸之功可以封侯。既然是这样,李广就不能埋怨别人,只能怨自己没有获得军功了。

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