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0 11:21:02

李广剧照

我们可以看到,李广治军的特点:行动的时候,“无部伍行陈”;屯扎的时候,“就善水草屯”;驻扎下后,“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而这一切的保障只有一点,那就是“远斥候”。

我们可以看到,李广的这种治军方法,如果是在对国内的以步兵为主的汉军时,是有效果的。如果是对付以机动力见长,惯于突袭的匈奴骑兵的时候,在自己熟悉的防区防御作战,或者是小部队行动,也还可能侥幸不败。但是,一旦处于进攻状态,深入匈奴防区,在不熟悉的环境作战,只要和匈奴遭遇,则是必败无疑。

程不识当时就一针见血的指出,“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这就是李广和匈奴作战,尤其是在汉武帝的时候,处于进攻态势的时候,屡战无功的根本原因。

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9)

霍去病剧照

四、性格决定命运。

有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李广的悲剧,和他自身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他的性格,说穿了就是一句话,刚愎自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李家的祖先李信能够看到一二。

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里面,李信就是以壮勇出名,但过于刚愎自用,对敌人轻视才造成了伐楚的失败。而李广的身上,也有着李信的影子。

李广因为汉文帝一句夸赞,就认为自己能够以军功封侯。可他却没有审时度势,汉文帝说的是在高祖时,面对国内的步骑兵,李广以他的作战方式能够封侯。可没有说是对匈奴,李广可以封侯。

在很多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李广由于刚愎自用,造成轻敌的情况。以至于在一旁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的前景不妙。典属国公孙昆邪就曾向汉景帝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10)

这种刚愎自用的毛病,又带来了治军不严的后果,造成屡屡败绩。在当时,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天才将领已经出现,作战方式已经改变。而由于刚愎自用,李广依然墨守成规,不思改变。李广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以为是天数使然,这就更加走入歧途了。

历史不是没有给李广机会,但是,李广浪费了这些机会。到最后的大决战时,李广想要最后证明自己,抓住最后的机会获得军功。但是,他浪费了太多的机会,汉武帝和卫青已经不再认可他的作战能力。把他从前锋调换到右路包抄匈奴主力。这引起了李广的严重不满。他认为这是卫青故意刁难自己,竟然连礼法都不顾,“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他自己就不想想,如果这次大决战里面,再次出现象上次李广和张骞的情况,还怎么给匈奴以致命的打击?卫青不可能会因为照顾李广个人的感情,而去破坏整个作战计划。

而到最后,李广的性格还是给卫青的作战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由于李广的迷路,使得两路夹击的计划遭到了破坏。卫青虽然消灭匈奴单于主力一万九千余人,但是只打了个击溃战,单于和一部分主力得以逃脱。使得卫青这一路“大将军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11)

卫青

对比霍去病一路,霍去病消灭匈奴左贤王军七万四百四十三人,其中的“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属骠骑将军,会与城,不失期,从至檮余山,斩首捕虏二千七百级,以千六百户封博德为符离侯。”路博德也是执行类似李广的任务,他就认真准备,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获得了战功,得到了封侯的赏赐。

而李广因为自己负气,造成了迷路,这责任当然要由他自己来承担。如果准备充分,认真对待向导这个常识性且关键性的问题,李广不会没有获得战功的机会。他也可能跟路博德一样封侯。可是由于李广刚愎自用的性格,使得他丧失了最后的机会,也连累了全军。

李广的形象和故事,李广的性格特点及事例(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