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评书《隋唐演义》,曾经盛极一时的瓦岗寨就不得不说,尽管最终因为李密的倒行逆施,导致一度冠绝天下的西魏覆灭,但曾几何时他们确实是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整体。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十强榜”便是由曾效力于瓦岗的最强十员武将组成的。
第十位:单雄信因生得赤发红须,面似蓝靛,故而人称“赤发灵官”,是七省绿林的总瓢把子,一杆金钉枣阳槊压盖绿林道鲜有对手,更难得的是其为人义薄云天,故而才会得到绿林豪杰的认可与敬佩。
很多人认为单雄信人品无双,但武艺马马虎虎,其实不然,单通之所以显得弱主要是因为他遇见的对手都太强了,随便拿出来一个都称得上一方巨擘。试想,若非武艺不俗,单雄信怕是很难只靠人品令江湖同道认可,所以能坐上响马头,品性和武艺显然都是一流的。
从其为数不多的几次出手看,面对真正的大将,单通确实存在不小差距,但是在多为草莽的瓦岗寨,位列前十还是问题不大的。唯一的争议在于他和程咬金谁更有资格上榜,考虑到老程翻来覆去只会那三招半,所以初次交手单通或许会吃亏,但时间久了,熟其套路后取胜应当不难。
第九位:王君可绿林五大瓢把子之一,掌管北路绿林,因生得面如重枣,美髯垂胸,常穿鹦哥绿战袍,使青龙偃月刀,而被称之为“绿袍帅,美髯公,大刀”王玄王君可。
尽管在瓦岗位列五虎大将,但王君可的出手次数有限,表现也不多(战平魏文通,大战左天成是另一部评书《兴唐传》中的情节),不过从盗走黄骠马,引秦琼到大王庄,并在切磋中与之大战二三十合不分胜负看,王君可的武艺要明显高过其他绿林中人一个档次,即便是总瓢把子单雄信,怕是也做不到与秦叔宝对战三十合平局收场(如果秦琼让着他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八位:秦琼“十三杰”中第十三杰的上半杰(秦琼与尉迟恭两人算一杰),《隋唐演义》的书胆,骑一匹黄骠马,使一杆虎头枪,另有家传熟铜锏一对,更兼拳法高明,为人急公好义,奉母至孝,故而人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一百单八县,震山东半边天,交友似孟尝,孝母赛专诸,神拳太保,双锏大将”。
照理来说,以秦琼的武艺,即便纵横天下应该也鲜有对手,但是他比较倒霉,前期碰见的对手全是实力强过他的,闹长安碰上了宇文成都,反山东碰上了杨林、魏文通,四平山碰上了李元霸,攻打临阳关又碰上了尚师徒,再加上早年在北平王府和罗成日夜练武……总之秦琼早年被虐的那是相当惨。
后来随着大将们的陆续陨落,长寿的秦琼才得以渐渐成为近乎无敌的存在,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就被成长起来的小一辈赶超了。
第七位:姜焕亦名罗焕,姜松之子,北平王罗艺的庶长孙。早年罗艺穷困潦倒,在姜家做工,因见到主人教两个少爷枪法,随便跟着练了练便取得了不俗成绩,这让姜老太爷大为惊叹,由于祖训是枪法不外传,宅心仁厚的老爷子索性将女儿姜桂芝嫁给了罗艺,并正式传授罗艺姜家枪法。
姜老爷子死后,罗艺因受不了两个舅哥的挤兑愤而出走,临行前姜桂芝已经有了身孕。而罗艺在投军后,很快便凭借高强的武艺得到太宰秦旭的青睐,纳其为婿。后来罗艺一路做到大隋朝的北平王,期间多次派人寻找姜桂芝,可惜由于常年战乱,曾经的姜家早已人去楼空。
数年后,已过而立之年的姜松在母亲过世后带着儿子罗焕找到了异母弟弟罗成,但他没有直接露面,而是让儿子将罗成引出来。小罗焕才十岁多,却天生傲骨,一杆枪得父亲真传,那也是天下间少有的手段。罗成面对一个小孩,本来没打算认真,结果交手三十合,被一枪挑落了发冠,不由得勃然大怒,登时手中发力,十余合后,小罗焕遮拦不住,只得败阵而走,罗成纵马急追,从而引出兄弟相认的催泪大戏。
说起来,当年罗艺学的姜家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小罗焕跟着父亲学的则是整套的姜家枪法,所以罗成在与侄子交手时既感觉对方的枪法和自己很相似,又隐隐觉得似乎克制自己。但是罗焕毕竟年幼,经验、气力都有所欠缺,故而最终不敌叔叔。但是能和全力以赴的罗成大战十余合,这份本事整个瓦岗都没有几个,秦琼、单雄信都做不到,故而罗焕虽然年幼,却依旧能够在这份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