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违背了多数人利益的他反而被罢官打法回家,后来又因为名气大而被重新任用,一直做到刑部侍郎,随之又因为被人多次弹劾而罢官,就这样来来回回直到他三十七岁的时候。
此时蒙古大军压境,文天祥仍赋闲在家,朝廷已经号召天下勤王,他二话不说就在当地招揽义士,因为他的名气,响应者无数,很快就聚起数万人的军队。
南宋的领土已经被压缩得只剩南方一隅,现在元军还在谋划渡江,情况十分危急,文天祥组织起的民兵虽然数量不少,但在蒙古人的铁蹄面前还是过于脆弱,双方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而且在位的皇帝昏庸无度,朝政都被把控在奸臣贾似道等人手中,上下腐朽凋敝至极。
只有文天祥、孟拱、孟瑛等人全凭一腔热忱带着军民连续两次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可是随着宋度宗的去世,朝政完全陷入瘫痪。
很快整个长江防线全盘崩溃失守,各地的军队一盘散沙,文天祥在东南苦战,但根本聚不起力量,仍然败多胜少。
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宋军就几乎已经丧失了抵抗能力,在正面战场上如逃亡般败退,一国之大半的领土都落入了蒙古手中,文天祥已经明知大势不可逆转,但还是报守忠诚,率人拼死抵抗,终究在潮阳兵败被捕。
听说文天祥被抓,蒙古人非常重视,对他以极高的礼节相待,忽必烈在听闻他的事迹后也对他十分敬重,以十分的诚意和各种高官厚禄劝降,但文天祥不留一丝余地,表示绝不会投降蒙古。
即便如此,要不是有人劝阻,忽必烈还差点把他放了。
在狱中的时候,文天祥饱受折磨,他的妻子女儿也被蒙古人关押起来,但他依旧含泪坚持,并写下流传千古的《叹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用尽百般手段而无可奈何以后,忽必烈亲自前往狱中,问他还有什么愿望,而文天祥的回答是“唯愿一死”,忽必烈无奈,听从丞相的意见下令将他处死。
文天祥从容走向刑场,面向南方而跪安然赴死,终年四十七岁,他刚被问斩,忽必烈就已经后悔了,派人追去刑场,可还是没能赶上。
纵观岳飞和文天祥的一生,他们几乎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报效国家和抗击外敌的事业上,而且无论遇到怎样艰难的处境都矢志不渝,直到身死,他们仍然在为了民族而奋斗。
但这样的两个人,却不配被称作“民族英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