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真实照片,何香凝的家庭背景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0 22:54:19

一九五二年,中国大陆开始推行“火葬制度”。为了让这项重大改革活动顺利进行,许多中央*后来都留下遗嘱,拒绝“土葬”。

据说当年周总理为了在葬制改革方面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把自己家的祖坟都平了。可是一九七二年,何香凝女士在临终之前,却留下遗愿,要求周总理同意她“土葬”。

结果周总理不但同意了何香凝提出的土葬请求,最后还为她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将她的棺椁“附葬中山陵”,与其夫廖仲恺同穴。

何香凝真实照片,何香凝的家庭背景(1)

自辛亥革命以来,“附葬中山陵”就是国民党人最高级别的丧仪等级。一九七五年蒋介石在台湾去世时,他临终遗愿就是:“棺材不要落土,等到将来两岸统一,再把他葬到中山陵旁。”

后来蒋介石的子孙曾向大陆方面提到过他的这个遗愿,但是这边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只同意他落叶归根,迁葬到他自己的老家宁波去。

那么,为什么身为国民党曾经的最高统治者,在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蒋介石办不到的事,被何香凝办到了呢?

这其实是因为,何香凝女士在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并且她在民国政坛上的地位,本来就高于蒋介石。

一、投身革命

一八七八年,何香凝出生在香港一个仆佣成群的豪富家庭。因为接受过良好的新式教育,她的思想非常前卫、大胆,自小保留了一双“天足”。

后来何香凝遇到了银行家的公子廖仲恺,刚好廖仲恺的父亲也是一个思想开明的绅士,他一直希望儿子能娶一个“天足”妇女,于是这门婚事就这么成了。

何香凝真实照片,何香凝的家庭背景(2)

何香凝、廖仲恺二人的婚姻生活,十分美满。结婚以后,何香凝劝说廖仲恺留学日本学习新知,而她自己则随夫同行。

何香凝本来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千金,但是当二人东渡留学以后,她却把全部的家务活都包揽了下来,其吃苦耐劳的精神令人刮目相看。

在日本,何香凝夫妇二人遇到了孙中山。为了远大的革命理想,他们又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成立了同盟会,于是何香凝就这样就成了同盟会的第一个女成员。

孙中山革命十一次才成功,期间他和廖仲恺曾多次遭到暗算,有一次还被叛徒扣押。何香凝为了营救二人,拖着重病的身体四处奔走。

何香凝说她在最绝望的时候也想过自尽,可是她又一想,觉得这是一种向命运和敌人低头的懦弱行为。她说自己宁可被敌人*死,也不要自己去寻死。

于是就凭着这股子劲儿,何香凝继续为营救丈夫和孙中山奔走,直到孙中山、廖仲恺二人脱困回来。

何香凝真实照片,何香凝的家庭背景(3)

后来孙中山病逝,廖仲恺遇害,何香凝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女人而胆怯。她反而和一众男同胞一起站在了革命的风口浪尖,为抗日救亡而到处呼吁、演讲。

孙中山在世的时候,革命工作中经常遇到经费短缺的情况,都是何香凝、廖仲恺两家主动出钱补贴,他们夫妇二人还把孙中山接到自己家中同吃同住。

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北伐开始之前,廖仲恺在国民政府中担任多个要职,其中一个职务就是国民党财政部总长,廖仲恺为革命军和黄埔军校的建立解决了很多问题。

因此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日廖仲恺遇刺之后,当年的九月一日,全体黄埔师生就和国民党中的政要,会同当地二十万群众一起前去为他送葬。

廖仲恺之所以会遇害,主要还是因为他和何香凝二人,都是国民党里面的“左派”,是比较“亲共”的人士。

廖仲恺去世以后,鉴于他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与贡献,当时国民党高层就开会决定为他举行“国葬”,并“附葬中山陵”。

何香凝真实照片,何香凝的家庭背景(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