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芳为啥杀施从滨,孙传芳真的是被施剑翘杀的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1 01:26:24

1935年,大军阀孙传芳在天津佛教居士林被女刺客施剑翘刺*身亡。按照当时的法律,施剑翘的谋*行为,本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但最终,施剑翘仅仅被关押了十一个月便被无罪释放。

孙传芳为啥*施从滨,孙传芳真的是被施剑翘*的吗(1)

(施剑翘剧照)

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呢?

施剑翘本名施谷兰,是奉军将领施从滨的女儿。1925年,孙传芳与张宗昌为争夺江苏、安徽大打出手,施从滨正是奉军第二军的军长。

当时,施从滨奉命率军南下,孙传芳连发数封电报,要施从滨临阵倒戈。施从滨感觉受到羞辱,他憋着气孤军深入,与孙传芳的直系军队展开激战。最终,施从滨所部大败,他本人也遭到了孙传芳的俘虏。

无论孙传芳是用计也好,真心实意招降施从滨也罢,但结果终究是孙传芳胜了。施从滨对孙传芳多有佩服,在见面后立即向他行了一个军礼。而孙传芳却完全不领情。他命令手下将施从滨押送到蚌埠车站,并在那里将施从滨公开斩首。并且在斩首之后,施从滨的头颅还被挂在车站示众三日。

民国向来有不*战败军阀的潜规则,但不可一世的孙传芳却破坏了这个规则,这也最终导致了他引火上身。

施谷兰听说了父亲死讯,当即立誓要为父亲报仇。但在当时的社会中,一个女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施谷兰明白这个道理,她将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堂兄施中诚身上。

施中诚时任烟台警备司令,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但在听说施谷兰有复仇念头后,施中诚反而劝其打消复仇的想法。为此,施谷兰与施中诚断绝了兄妹关系,再也没有往来。

孙传芳为啥*施从滨,孙传芳真的是被施剑翘*的吗(2)

(孙传芳旧照)

1928年,在施从滨被害的三周年忌日那天,施谷兰又一次看到了复仇的希望。当时,同乡的施靖公是阎锡山的谍报股长。在听说这个消息后,施靖公当即表示愿意为施谷兰报仇。施谷兰很快嫁给了施靖公,并随夫迁入了太原。

然而,一直到1935年,施靖公仍然没有任何复仇的行动,施谷兰非常不满。在又一次要求为父报仇遭拒后,施谷兰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

在家中,施谷兰为十年的漫漫复仇路感到愤懑而无奈,她作下了“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并将自己的名字由施谷兰改为“施剑翘”,以此来坚定自己的志向。

同年,施剑翘的弟弟施则凡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归来,姐弟两人开始正式谋划复仇事宜。当时,孙传芳早已兵败下野,隐居在天津。施剑翘思虑良久,最终决定前往天津,打探更多孙传芳的情报。

在施从滨被害十周年的忌日那天,施剑翘正好在天津日租界的观音寺为父亲上香。无意之中,施剑翘从富明法师口中得知,孙传芳正是天津佛教居士林的居士。

随后,施剑翘费尽心思加入了居士林。在经过长期打探和观察后,施剑翘终于了解到,孙传芳每个周三和周六,必定会到居士林听经。

11月13日,施剑翘跟随孙传芳一起进入居士林的佛堂听经。

本来施剑翘坐在后排,离孙传芳位置很远。但她以背后的炉火过热为理由,请求转移到前排去,看堂僧人没有多想,迅速答应了这一请求。

孙传芳为啥*施从滨,孙传芳真的是被施剑翘*的吗(3)

(冯玉祥旧照)

施剑翘站起身向前排移动,快步来到了孙传芳身边。就在众人闭目诵经时,施剑翘再也忍不住了,她举起衣襟下的勃朗宁手枪,对着孙传芳的脑部连开两枪,并且还在其腰部补射了一枪。

孙传芳死后,施剑翘站起身来,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并大声宣布了自己的身份以及行刺目的。随后,施剑翘向警察局自首。

在审讯中,施剑翘对谋*孙传芳一事供认不讳。她说道:“如果父亲是死在战场之上,我没有理由拿孙传芳作仇人。他残*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在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天津地方法院一审判决施剑翘十年有期徒刑。

然而,孙传芳的死以及施剑翘的事迹,很快被各大报纸刊登。民间不少百姓称赞她为“女豪杰”,纷纷要求政府特赦。

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施剑翘一案很快有了第二次判决。这一次,河北省高等法院判处施剑翘七年监禁。不过,这个结果却并不能让民众满意。江宁、扬州、江都等各地的妇女会,包括安徽地区的一些师范团体,均表达了“希望政府特赦”的立场。

这件事越闹越大,很快惊动了国民政府的一些高层人物。最终,在冯玉祥、于右任、宋哲元等人的出面干涉下,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了特赦施剑翘的公告。

在刺*孙传芳后,施剑翘仅仅入狱11个月就被释放。施剑翘一案,对于近代女性地位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民国军阀档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