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9月21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的课堂上,叶公超教授正在上课。来听课的学生很多,所以叶教授没有留意到,有一个人逃课了。
这个逃课的人,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到:
“我以为老叶不上班,他却上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
此人逃课都逃得这么理直气壮,可以称得上是逃课界的一股清流了。
他就是季羡林。
季羡林,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人们对季羡林的印象,可以用张中行老先生的话来概括:学问精深,为人朴厚,有深情。
但其实,季羡林还有另外一个特点:真实随性。
他好像一条狗啊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蹦迪的视频霸屏。让人们认识到,学霸的世界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苦大仇深。
时间回到19世纪30年代,在清华读书的季羡林,校园生活也非常丰富。读书、翘课、去看女子篮球员的大腿、写书评骂人、与友人出游、畅谈,季羡林样样不落。
1933年11月11日,那时候还没有双十一,季羡林百无聊赖,所以决定午饭过后进城去会朋友。并在临行前,与他的北大朋友约定晚上找他。
进了城,季羡林却没能找到朋友:
“过午进城,先到静轩处,不在;又访印其,不在;到盐务里去访他,仍不在;折回来又访他,依然不在。”
用“四处碰壁”这四个字,来形容季羡林一下午的遭遇,也不为过。季羡林无奈,只能站在天桥上,看了半天车水马龙。
不过这还没完,黑夜已悄然而至,终于到了与北大友人约定的时间,季羡林的手电筒又出了毛病,只能摸黑进去找。
由于季羡林对北大宿舍不熟悉,又没有手电筒,东摸西碰费了好大劲,才找到友人。
过后,他形容自己好像一条狗:
“当时真如丧家之犬,一切对我都不熟悉,何况又在黑暗里。”
那时候还没有星爷的无厘头,季羡林开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