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 画像)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的前一年。
在这一年,他为他的第四个儿子取名:朱棣。
而这一年,朱棣已经七岁了。
七年前,即至正二十年,朱棣刚刚出生的那个夜晚,坐镇应天的朱元璋突然收到了来自前线的紧急军情,劲敌陈友谅进犯池州,并且意图侵占太平县。
从前线风尘仆仆而来的士兵不仅送来了战报,还捎带着拿来了一封陈友谅写给朱元璋的文书,文书上陈友谅的态度十分嚣张,简直有些不可一世,他让朱元璋放弃抵抗,洗干净脖子来等着自己。
朱元璋看罢文书,当然怒不可遏,他立刻披上甲胄,奔赴前线指挥战斗,乃至于自己这个呱呱坠地的儿子,他也来不及看上一眼,就更别提起名字了。
不过今日不同往日,此时的朱元璋基本消灭了绝大部分对手,如陈友谅,张士诚都已经成了手下败将,冢中枯骨,宏图霸业弹指可定,所以他终于抽出时间来给自己的儿子们起名。
他给四儿子取名为“棣”,并且还为朱棣这一支子孙拟定了二十字的辈分,即“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对朱元璋来说,无论是“朱棣”这个名字,还是朱棣这一支子孙的辈分,朱元璋的安排都是极为随意的,在他的心里,他很难把朱棣摆放到什么重要的位置上,他不是自己的嫡长子,也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更不会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何况物以稀为贵,儿子虽然不是物品,但在帝王的眼中却也和寻常的物什差不了太多,朱元璋的儿子数量增加的很快,到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时,算上薨逝,夭折去世的子嗣,朱元璋的儿子数量居然惊人的达到了二十七个。
而在人满为患的朱氏皇族中,朱棣很显然算不了什么。
不过,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轻描淡写,随随便便拟定的二十字辈分,将会成为大明王朝未来每一个时代的主人的名字。
(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是成祖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的日子。
四年艰苦卓绝的靖难之役,换来了如今的江山在握,天下在手,可朱棣却并没有觉得十分喜悦或者是激动。
相反,他沮丧的望着跪伏在地,山呼万岁的百官,十分消极的认为,自己从这一刻开始,成为了一个万古不易的贼。
明成祖朱棣在之后缔造过永乐盛世,并且在盛世中达成了诸如五征漠北,六下西洋,迁都北京等壮举,这样的帝王,无疑是强大且有能力的。
但对皇帝本人来说,无论他有过多少丰功伟绩,他仍然会畏惧一点,那就是他害怕天下人不肯承认他皇位的合理性和正统性。
多少次的午夜梦回,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即太祖高皇帝的身影就在眼前,朱元璋还是那么怒不可遏,严厉的训斥他为什么要夺走皇长孙朱允炆的皇位。
而朱棣则在梦中向朱元璋一次次的保证:我会是一个好皇帝,我会比朱允炆做得更好。
父亲,你看着吧!
其实,朱元璋在驾崩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已经明白了朱棣在自己众多儿子中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明太祖朱元璋 画像)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薨逝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朱元璋的二子朱樉,病逝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
朱元璋的三子朱棡,病逝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
到洪武三十一年,太子,次子,三子接连病逝之后,这个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四子朱棣,居然一跃成为了诸子中的长子。
在晋王朱棡病逝后的一个月后,朱元璋幡然醒悟,他发现自己所能依靠的最为年长,最有能力的儿子居然变成了燕王朱棣,于是朱元璋亲自给朱棣写下了一道敕谕:
《明史纪事本末》:……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
这句话的意思是,朱元璋表示,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已经相继去世,你现在是诸子中的长子,平定边患,稳定内政,全都要靠你来努力。
很显然,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把朱棣当成了朱氏皇族中极为重要的一根支柱,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问题是朱元璋的幡然醒悟似乎并不够彻底,他虽然明白了朱棣十分优秀,十分重要,但他不明白的是,如果想要放心的使用一个既优秀又重要的人,有一个十分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这个人必须拥有一颗虔诚而又忠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