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相机的周海婴
鲁迅去世后的第二年,许广平带着儿子来到了杭州休养,住进了一位蔡姓好友家中。
当时,这个蔡女士家里有一台黑色的小型相机。对于这个能照出人像的东西,小海婴一直都很好奇。
蔡女士见他一直盯着相机看,便抱着他,教他按快门。听着相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小海婴对相机更加着迷了。
对于儿子的爱好,许广平一直很支持。
两年后,她用节衣缩食剩下来的钱,给10岁的儿子买了他一生中的第一台相机。
而从这一刻开始,周海婴手中的相机,再也没有放下来过。
周海婴摄影作品
1948年,周海婴一家离开香港北上解放区,需要购置一些保暖的冬衣。
临行前,手头并不宽裕的他,选择到旧货市场买了几件旧衣。
最后,却用好不容易省下来的800多元港币,买了架禄来相机和20卷的胶卷。
但正是多亏了他的这台相机,让他拍下了一些照片。而这些照片,却意外地成为了见证历史的孤本。
在1948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间节点,从香港北上的人,自然也不会只有周海婴和他的母亲。
在同行的轮船上,还有李济深、郭沫若、沈钧儒等5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
而他们正是为成立新中国,受邀前往北平共商国是,筹备“新政协”的。
中央安排的这艘轮船,会从香港绕道沈阳、大连,再前往北平。但出于安全和需要严格保密方面的考虑,没有安排任何新闻媒体方面的人跟随的。
19岁的周海婴,也许是为了打发轮船上的无聊,也或许是他身为一个摄影师的敏锐。
他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段时间里,这些共和国贤达们的生活瞬间。
而正是他“意外”拍下的这些照片,填补了新政协历史档案上的空白,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周海婴著《鲁迅家庭大相簿》
从12岁在母亲的鼓励下正式开始拍摄,此后的近70年,周海婴一共拍了两万余张照片。
除了在上述这些“意外”情况下拍出的历史画面外,他的作品中另一个重大主题是:反应底层普通人的生活百态。
他照片中的主角,有解放前的难民和乞讨者,也有解放后百姓的生活日常。
对于这些照片,周海婴说:“我不为‘猎奇’,只希望证明时事。”
他的作品中,比较出名的有一组“难民”系列,就是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
所以说,他的作品其实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具有社会学的价值。
但对于这些,周海婴却一直不曾宣扬过,所以,极少有人了解,他在摄影方面还有如此突出的成就。
直到2008年,80岁的周海婴举办了“镜匣人间——周海婴八旬摄影展”,我们才知道,原来他还是一个“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