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案发生于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期间,1972年9月5日凌晨四点,有八名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迁入了慕尼黑奥运村,他们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闯进了以色列代表团驻地,当场打死了两人,劫持了九人,要求换回在以色列关押的二百多名巴勒斯坦囚犯,当天深夜,解救行动彻底失败,九名人质全部惨遭*害,史称“慕尼黑惨案”。正是这次惨案后,恐怖组织一词才被正式提出,全球瞩目的奥运会竟然变成了大型凶*案现场,这想必是所有人都不会预料到的。
1972年8月26日,第20届夏季奥运会在西德首都慕尼黑开幕,这是号称当时奥运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盛会,参加的运动员及其代表的国家,超过以往任何一届。1936年时候,德国在柏林举办了第11届夏季奥运会,那届奥运会是希特勒主办的,举办目的是为纳粹服务,所有携带着真枪实弹的士兵在柏林街头随处可见,人们从中感受到的不是来自德国的真诚和友好,而是纳粹统治带来的恐怖和威胁。
正是有着这样的“黑历史”,所以在二战之后,再次举办慕尼黑奥运会的时候,西德官员为了展现西德已经恢复成为了一个文明和平的国家,为了让人们抹去二战时期的恐怖阴影和不好的回忆,决定把安保放松。结果当时的两千多名便衣保安全都没有佩戴武器,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千多人只是维持赛场的安全秩序,奥运村里面,既没有监控仪器,又没有专业保安,只是设置了几个巡逻岗,防范一些运动员们比赛结束后喝醉打架的情况,所以这届奥运会的安全措施受到了媒体严厉的批评,也难怪恐怖分子有机可乘了。
据说当年那个奥运村的楼房,布局像一个迷宫一样,即使恐怖分子进去之后,要想快速找到以色列代表团,其实也并不容易,但为什么恐怖分子那么顺利地就找到了以色列代表团所住的那栋楼了呢?原来,在奥运会开幕前的几周,恐怖分子首领伊萨和他的副手竟然就已经混进了奥运村当过建筑工人了,因而得以成功掩盖身份,并且还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
奥运上出现如此大的安全危机,按理上说,举办方西德肯定不会听之任之的,可为什么西德两次的救援,不仅没有成功,反而造成了更大悲剧的发生呢?西德在处理本次危机的时候,竟然犯下了一系列的大错。劫持事件发生之后,慕尼黑警察局局长施赖伯成立了危机处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有三个重要决策人,分别是巴伐利亚州内政部分部长布鲁诺·莫克、前西德内政部长汉斯·狄意志根瑟和施赖伯自己。而作为警察局局长的施赖伯他竟还犯下了重大的错误,首先,解救人质的关键在于了解敌人,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施赖伯当然也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在发生劫持案当天下午五点,他借着查看人质的机会,清点了恐怖分子的人数是五个人,但事实上,恐怖分子有八个人,这一疏忽为后面机场的救援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