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扣富几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天宝751年,好不容易逢玄宗举行祭祀盛典赶紧写了求职信,得到玄宗赏识,李林甫又出来捣乱,没捞到一官半职。40岁后,不仅日子穷困潦倒,身体也比较虚弱。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沉年苦无健。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直到44岁,“长漂”十年才勉强得了个正八品下的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负责管理门禁锁钥、守兵甲器仗。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同年,家中断粮饿死小儿。同年,国家爆发安史之乱。次年,杜甫颠沛流离中被叛军俘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同时被俘虏的还有王维,不过杜甫这样的小芝麻官他们看不上,杜甫也就乘机溜了去投奔新皇帝肃宗,肃宗给了杜甫人生有史以来最大的官左拾遗。
这下,杜甫人生应该转运了吧。不,左拾遗是专挑皇帝毛病的,杜甫耿直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贬了,写出了《三吏》《三别》。
安史之乱(755-763年)后权臣内斗、潘镇割据、宦官专权更甚,再加上皇帝个个短命,国家摇摇欲坠。
无可奈何的人生,生活困苦、官场黑暗,杜甫干脆辞了职,各处投奔亲友,期间得严武等朋友的帮助在成都搭建了茅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严武死后又出去四处漂泊,到夔州时,承蒙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暂居夔州。此时杜甫已经55岁,现存的诗中三分之一都在这里写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7岁时杜甫思乡心切,辗转想回家乡,但自己不仅身体上羸弱多病,经济上吃饭都困难,又逢乱军当道,回家的路断断续续。
770年,59岁的杜甫于潭州往岳阳的船中逝世。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想要入仕,却只能把他的家国情怀写进诗里。
用一笔一墨写下人民国家的兴衰荣辱,从五言到七言、从古体诗到近体诗,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
无论自己处于什么境地,从犄角旮旯也要把家国情怀实实在在写了个遍。
但是却生而无几人知,死后才出名,这还是得益于他的铁杆粉丝元稹。
元稹(779-831 )元稹不仅疯狂的夸杜甫,还把李白搬出来比较,认为李白比杜甫差远了,把白居易拉出来一起为杜甫疯狂打call。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元稹出生河南,八岁丧父,15岁参加明经科考,一举中第,二十三岁通过吏部考试授校书郎。
这时候写了后来被改编成西厢记的《莺莺传》,引领了整个唐代传奇小说的风潮;
这时候也遇到了他一生的挚友白居易,两人一起写诗唱和,提倡“新乐府运动”,组成了诗坛上面的“元白”组合。
28岁参加特殊人才选拔考试,又一举中第,看来是个考霸。不过他也官授左拾遗,不仅官跟杜甫一样,人好像比杜甫还耿直。
接二连三的上表,把朝廷从上到下给撸了个遍,结局自然也是被贬。
更不幸的是家母也在同一时段去世。元稹回家守孝了三年,重新出山也被人赏识,提拔成了监察御史,又刨根问底平反冤假错案,连死去的人都得弹劾一遍,只好又把他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