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
如果到曲阜的孔庙和邹城的孟庙拜夫子,会感受到近乎相同的儒学文化感召。两位先师的珠联璧合,谦谦之气,两千年之后,仍让我们仿佛能从呼吸中感到。
到孔子和孟子,一个至圣,一个亚圣,“孔孟”常常是不分家的,而且孟子在著作中对孔子极为推崇。因此,在少年时代,一度以为孟子是孔子的学生,或者是曾经受到孔子影响的同时代学者。
不过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而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相差了大约两百年。《史记》述孟子就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看来双方颇有渊源。
然而,子思的门人真的会收孟子这个学生吗?虽说有教无类,但老孔家当年和老孟家可是颇有过节的……
大家都知道孔子五十五岁时开始周游列国,这件事却和今天退休大爷大妈出去旅游不同。说得好是去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说得不好,便是孔子在鲁国仕途失意,为了避祸被迫离乡背井。
孔子
孔子在鲁国官至大司寇、摄相事,怎么会弄到出走的地步?这件事,便与孟夫子的祖宗关系很大,可以说,孟家与孔子的矛盾,作为导火索导致了这位至圣先师的失势。
那么,孟子的祖先到底是什么人,又与孔子是什么关系呢?
孟子的祖先说光彩也有不光彩的地方。他的祖先是鲁国的国君鲁桓公。这位君主不甚有名,但他的儿子鲁庄公是我们在中学都学过的,便是那位《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的国王,有过战胜强齐的功绩。
孟子
然而,鲁庄公并不是孟子的祖先,他的兄长庆父才是。庄公兄弟四人,依次为庆父、庄公、叔牙、季友。庆父不能继位的原因是他并非嫡子,拼妈拼不过庄公,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此人是颇有能力的。
然而,因为不安其位,这位庆父公子也是鲁国历史上最能折腾的。他在庄公死前私通国母哀姜,窥伺王位,庄公因此赐死了支持庆父的弟弟叔牙。
庄公去世后,庆父勾结哀姜,*了庄公立下的太子公子斑,迫使另一个弟弟季友逃亡,立了哀姜的外甥鲁闵公,不久为自己上位又*了鲁闵公……世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最终,鲁国人在季友率领下驱逐了庆父,并迫使他在莒国自*。
不过庆父死于公元前660年,与孔子差了两百年,与孟子差了四百年,他再能折腾也和孔孟没什么关系。真正和孔子打交道的孟子祖先是“三桓”中的孟孙氏。
说来春秋时代的贵族政治还是很讲规则的。尽管庆父为鲁人所厌,但他的家族依然被鲁国政坛所接受——他毕竟是鲁君的后代嘛。这个家族便是孟孙氏,而且人才辈出,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孟孙氏与叔孙氏(叔牙的后代)、季孙氏(季友的后代)成为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大家族,连国君都被他们架空。因为他们都出于鲁桓公,故此被称为“三桓”。孔子便是因为季孙氏的激赏而步入鲁国政坛核心的。
如果看那段历史,会发现最初孔子与孟家的关系是十分愉快的,甚至留下了很多佳话。
孔子年轻时,孟孙氏的掌门人是孟僖子,此人是个周礼的信奉者,十分欣赏孔子。故此,他去世的时候,特别吩咐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学礼。在《左传》之中,这样记载他的嘱托:“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可以说,这位老大作的最后一件事便是在帮孔子刷名望。
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当时随在他身边的便是孟孙氏的老二南宫敬叔,两者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
孟懿子继家主之位后,对孔子也十分尊敬。《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了他向孔子问孝的事情,是这样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段话我曾请教过曲阜师大的单承彬教授,单先生的回答十分有趣。他认为这段话有着清晰的情景感: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也就是不要违逆。但出门后孔子却对给他驾车的弟子樊迟重复了一遍这个问答,什么意思?那是因为他说完“无违”本以为孟懿子会追问一下,自己便会好好讲讲这是什么意思。但孟懿子没有继续问,孔子觉得话没说透,不过瘾,便和樊迟叨唠叨唠。结果樊迟果然是个伶俐人,立刻凑趣地问:“这什么意思啊?”孔子于是延伸解释,说孝者无违,并不是不要违背先人的意志,而是对其生死葬祭都不要违背礼制。
孟懿子的儿子,孟孙家下一代家主孟武伯也曾问孝于孔子,孔子回答又不大相同,《论语》载:“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里面玄妙各有所解,但孔子和孟家下一代关系也不错,是不争的事实。
三代的交情,政敌之说从何谈起?
朋友之间的情谊,往往因为政治理念,特别是利益的矛盾而崩解。孔子和孟孙家的关系便是如此。
公元前498年,担任鲁国大司寇的孔子,实施了谋划已久的“堕三都”行动。所谓“堕三都”,便是拆毁季孙、孟孙、叔孙“三桓”家采邑的城墙。
从孔子的角度来说,他一生追求的是拨乱反正,克己复礼,鲁国国君暗弱,三桓把持朝政的局面显然不符合他的政治理想,“堕三都”的根本目的便是削弱“三桓”的势力,以集权于鲁国国君——后来鲁定公任命孔子“摄相事”,显然对依靠他收回权力有所期待。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一个明显不利于己的举动,“三桓”竟然接受下来。而且叔孙氏和季孙氏都按照承诺拆掉了自己采邑的城墙。原来,当时“三桓”虽然架空鲁君,自己也受到家臣们架空的烦恼。这些家臣占据采邑,对家主阳奉阴违,日渐跋扈。所以,“三桓”听到孔子的建议,认为这是一个削弱采邑家臣的好机会,便接受了。
叔孙、季孙已经拆除了城墙,孟孙氏的家主孟懿子是孔子的学生,按说应该更支持老师吧?没想到,孔子这次行动最后就栽在了这个学生身上。
等拆城行动开始,孟懿子的家臣公敛处父便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说“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我们孟家这座郕(chéng)城拆了,齐军便可以轻易抵达鲁国都城的北门啦(先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且这座城是孟氏的保障,没有郕孟氏就不保啦(亚圣也就生不出来啦),我们不能拆城。
孟懿子很快也明白过来,于是拒绝拆城。鲁君图穷匕见,派出军队攻击郕,却没能打下来。这时季孙氏和叔孙氏也反应过来了,明白孔子原来针对的目标正是自己。本来季孙氏是孔子执政的后台,双方就此闹崩。鲁君收回权力的政治努力最终落空。一年后,孔子不得不“出国考察”,可说倒霉就倒在自己学生孟懿子这背后一刀。
孟孙氏采邑郕的遗址
孟懿子造成孔子流亡,两人再没有师徒之义,而且,他的儿子孟武伯继承了父亲的政策,继续打击鲁国宫室,以致造成鲁哀公被迫逃离。而孟武伯的孙子孟庐墓便是孟子的曾祖父……
但是,孟孙氏后代仍然和孔子的弟子等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曾子病重时,孟武伯的儿子孟敬子当政,还专门去看他,这才留下了“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典故。
似乎,孔孟双方的私人关系倒是没有受到政治的太大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