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简介性格特点,孙权性格特点和简短评价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24 12:38:39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一直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甚至,在国外也崭获了大批粉丝。提到三国演义,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当家人。其中,吴国皇帝孙权年纪最小,名气也一直不如前面两位。但是,若要论其一生的精彩程度,孙权也是毫不逊色的。

孙权简介性格特点,孙权性格特点和简短评价(1)

熟悉三国史的人都知道,孙权最早并不是孙家的第一继承人,哥哥孙策从父亲孙坚手中接过家业之后,一路打拼,很快就将这份家业发展壮大。然而,天妒英才,孙策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却惨遭刺客*害,而孙权,正是在这个危急关头从哥哥手中接过重任。

孙权没有辜负哥哥的期望,在他的手中,江东基业一步步发展壮大。当时,北方的曹操势大,刘备迫于威胁来向孙权寻求帮助,“唇亡齿寒”的道理孙权也很清楚。在得到吴将周瑜的肯定答案后,他便答应了刘备,之后,一路大破曹军,“火烧赤壁”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

紧接着,孙权又利用曹操恢复的这段时间巩固朝政,发展领地。后来,更是果断的抓住时机,一举拿下了荆州,不仅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势力,还一并除掉了自己的心头大患关羽。随后,刘备出兵讨伐孙吴,孙权力排众议,派出了没什么经验的陆逊迎战。

而陆逊,也没有辜负孙权的期望,在夷陵之处打败蜀兵,从此,将孙吴势力推上顶峰。

孙权简介性格特点,孙权性格特点和简短评价(2)

纵观孙权前半生,可谓是意气风发,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主要得益于孙权的三个优点:

其一,便是孙权为人谦逊,礼贤下士。

当时,孙权破荆州之后,许多将士归附孙权,但是,仍然有少人不肯屈服。其中,有一位名叫潘濬的老将,面对孙权的招揽不为所动,整日称病不肯相见。之后,孙权亲自前去拜访,潘濬仍然涕泪纵横,伏在床上不起。而孙权,先用许多受降的先贤安慰他,又拿毛巾亲自为他擦脸,潘濬这才跪地拜谢。

孙权的这种性格和作风,使得江东集团人才济济,并对孙权忠心耿耿。

其二,孙权不仅善于招揽人才,用人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潘濬加入吴国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加上他并非孙吴元老,又不是江淮士族出身,只是一个别国的降将,却在短短十年之内,成为了吴国的九卿之首。这其中,虽然有潘濬本人清正廉洁,富有能力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倘若孙权不加以重用,他的一身能力也只会无处施展。

其三,孙权素有节俭之风。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在自己的旧宫中住了十八年,这期间他勤工节俭。后来,还是群臣进谏,俱以吴国形象之威严和房屋倒塌之危险相劝,最早,孙权架不住劝说,才只好同意将其翻新。饶是如此,孙权还极力主张用旧宫拆下来的旧材,不肯有一丝一毫的浪费。

孙权简介性格特点,孙权性格特点和简短评价(3)

可以说,孙权在早期的形象近乎完美,虽然,背誓*害关羽算是一个污点,但是,对于吴国来说,却是一番功绩。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接近完美的人,却为何会在晚年落下个“晚节不保”的结局呢?

孙权的转变,可以说是整个吴国走向没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孙权早年建功立业,到了晚年,却一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仅对于领地的扩张失了兴趣,连百姓民生也开始懈怠了。早年立下的战功,也渐渐使孙权迷失了自我,让他开始变得有些志得意满。

在一次群臣宴会中,孙权喝的一时兴起,让手下用酒水洒向群臣,还说了许多无礼的话。张昭为此感到担忧,便以商纣王“酒池肉林”的典故,对其进行劝谏。而孙权,表面上欣然接受,心里却对张昭极度不满,很快他就找借口把张昭排挤出了朝廷。

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有些刚愎自用了。

孙权简介性格特点,孙权性格特点和简短评价(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