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俗
日军所到之处,一片残垣
看到了一份资料:自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军队共进行了4万余次大大小小对日战斗,毙伤日军85.9万余人,自己伤亡322万人。
这一不成比例的伤亡对比,着实让人感叹。虽然老蒋从来都有“正确的理由”,如国力薄弱、武器装备落后、战争准备不充分等等,但他实际上一直在避讳自己存在“指挥失误”和“消极抗日”的问题。
当然,战争的胜负是多方面的,不能以偏概全。有一点必须客观认识:在14年的艰苦抗战中,有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那就是中国军队低估了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
处于狭沟两侧高地伏击日军的八路军
窥一斑而见全豹,以平型关大捷说一说这个问题。
81年前的那次大捷,虽说歼灭日军1千余人,但八路军也付出了400余人的伤亡。要知道,平型关大捷打的是日板垣征四郎师团的辎重部队,板垣师团虽有“钢军”称谓,但毕竟辎重部队在军队的编制序列中,主要职责是后勤保障、武器弹药运输和粮草供应等,算不上是主力作战部队。
此战一开,八路军势如破竹,打得日军狼狈不堪。战后,全国的祝捷电报纷至而来,聂荣臻却告诫部队“不可骄傲”。他还总结:鬼子不是国军,往后对日作战,喊“缴枪不*”和“优待俘虏”,要提高警惕!聂帅的意思很明白:对日军格*勿论!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在此次作战中,很多八路军战士低估了日军的作战能力,不仅没抓住俘虏,还付出了不必要的伤亡,这是教训也是遗憾。
淮海战役中,成批量的国军士兵被我军俘虏
*敌、抓俘虏,历来就是军队衡量战果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同国军每一次作战,都能俘虏不少敌人,红军队伍因此越来越壮大。特别是在1931年7月的反“围剿”战役中,红军俘虏敌人达15000余人,在这之前还曾活捉过敌18师师长张辉瓒。
红军通过教育俘虏,改造俘虏,吸收俘虏,有效壮大了红军,这是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国军队伍人人都知道红军优待俘虏,因此大大减轻了打仗压力:打赢了晋职升官,打不赢投降保命。
受这一因素影响,平型关战斗打响后,八路军各级指战员既有对日军的强大仇恨愤慨,多抓俘虏的愿望也十分强烈。当时师长林彪还高兴地对部下说:要多抓鬼子俘虏,带到太原去游街。
但打到最后,八路军抓日军俘虏的期望并没有实现,下手不狠反倒牺牲了很多将士。
例如,八路军在战斗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为防范日军火力压制,八路军立即冲下壕沟与日军展开了近距离拼*,有的日军被八路军打到爬进汽车底下。而有的八路军战士一心想抓俘虏,不知炸毁汽车,将日军看成了国军队伍,认为只要打得狠,日军就会乖乖地“举起手来”。
有战士俯下身子,对车底下的日军喊话:“缴枪不*!”其实绝大多数日军听不懂中国话,也忽略了他们是一帮经过特殊训练的“野兽”,根本不会理会八路军的喊话,反而被车底下的日军开枪射*。
战斗中,有八路军战士看到已身负重伤的日军伏在地上,弯腰想把他们背回去作俘虏。不料,日军趴在八路军战士肩上,趁其不注意掏出匕首,刺死八路军战士。
还有一名战士,在一凹地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日军躺在地上,过去大喊:“缴枪不*,八路军优待俘虏!”谁知鬼子假意起身,拔出刺刀刺进了战士胸膛。
一些优秀的指战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付出了生命,副师长聂荣臻就惊险地遇到这样一幕。
平型关战役枪声渐渐稀疏后,聂荣臻随同出击的部队来到沟底的公路上。沟底日军人仰马翻,到处是丢弃的枪支和横七竖八的尸体,很多汽车还在燃烧,冒着呛人又刺鼻的气味。八路军战士正忙着清理战场,收缴武器弹药等战利品。聂荣臻给部属交待一些事时,突然“砰”一声枪响,子弹从聂荣臻耳边飞过,顺枪声看去,一个奄奄一息的日军正抬枪向他们射击。
战士们立即将枪对准了他,大声喊“缴枪不*”但这个鬼子根本不理会,紧接着又扣动了扳机。战士们一阵乱枪,把他打成了筛子。
战斗结束,聂荣臻感慨地说:“同志们呀,鬼子跟国军不同,他们是经过了军国主义的熏陶,断然不会轻易投降的。并且板垣师团在日本军队中最为出名,眼前这些鬼子兵,满脑子都是武士道,是不会轻易投降的,往后跟鬼子打仗千万不要上当啊。”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这样的抗日神剧,与真实的日军相去甚远,是对历史的误导,也是对抗日先烈承受的压力和苦难极大的不尊重。看过电影《血战钢锯岭》《永远的零》,就能清楚地知道日军的疯狂,他们满脑子都是为天皇效命,哪有那么好对付。
在抗日战争中,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武器装备先进的苏军、美军在对日作战中也付出了重大伤亡。苏军在远东对日作战伤亡3.2万余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更是伤亡32万余人。
到了抗战后期,日军穷途末路,但顽固分子依旧叫嚣“玉碎决心”。也正是日太过疯狂,才有了向日本投掷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