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段,学习长篇文章时学生普遍会觉得困难了,经常是有些学生已经读完了,有些学生只读到一半,阅读速度很不一致。而且,读完之后,很多学生不能大致了解文本的字面信息,复述内容时要不张冠李戴,要不不知所云,更不用说走进文章深层的内核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教授长篇课文与教授短篇课文一样,既要引导学生读通文字,又要分析理解,还要拓展训练,时间常常不够用。所以,很少教师会选择在公开课上教长篇课文。长篇课文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应用思维导图则能较好地提高学与教的效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内容,然后直接落脚重点,进行深度对话,降低了学习长篇文章的难度,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
一、导画思维导图——提取关键信息,快速整体把握
东尼·博赞认为,阅读是个人与符号信息之间完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识别、吸收、领悟、理解、保持、回忆、交流7个步骤。在课堂学习中,有些学生阅读后,如果让他把原来的文字回想起来,他无法做到,这意味着这些学生不能进行“识别”和“吸收”。但是如果在读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信息在学生脑海里保留的量会增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前者在阅读时并没有有意识地提取信息,读过以后脑海里不能留有痕迹,阅读长篇文章尤其如此;后者是带着目的去读,有意识地提取关键信息。因此,阅读一篇长文章,能有意识地抓住关键信息从而把握重点,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做到读过有痕,思过有迹。
1.检索关键词,抓住重点
检索就是学生阅读时拥有用正确关键词搜寻重点进行阅读的寻读能力。在阅读时,为了吸引信息,我们的眼睛会做小幅度的常规跳跃、停顿或凝视。我们要训练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关键的信息,眼睛迅速锁定并掌握它。如下文,学生可一边读一边画关键词: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还有种说法,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画关键词后,让学生把关键词串联起来,就变成:《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写的,讲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梁山起义的故事。这样学生就能抓住重点。
刚开始学习检索时,让学生画关键词,以提醒学生关注重点词,待学生的眼睛已经训练到能熟练地在关键处停顿时,可放手不画,用短暂的目光锁定代替,这样就可以加快检索的速度。
2. 提炼关键词,搭建文章框架
关键词本身是词语,也是与这个词相关的一切事物的象征。东尼·博赞认为,高效关键词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一定要触发正确的记忆;不应该太描述性、抽象或概括;一定能唤起脑海中的特殊图像;一定能概述信息。为了让学生能提取具备以上特征的关键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各段的主要意思用小标题表示或者摘取各段的中心词,然后搭建文章框架,做成思维导图,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地把握全文。如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先提炼了以下的关键词:
大娘 送打糕 救伤员
小金花 唱歌谣 救老王 妈妈牺牲
大嫂 挖野菜 腿伤残
(备注:每位学生提炼的关键词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只是其中一个案例)
然后,学生根据关键词的主次关系,搭建逻辑框架,使各个关键词之间建立有序的联系,最后画成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
当学生画成思维导图后,课文内容和行文结构定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解决了学生读过以后不知其意的问题。而且,用关键词构成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借助关键词或图像触发对文本内容的回忆,也触发对与文本相伴而生的信息的回忆和进一步的思考。
二、分析思维导图——理解语言密码,进行深度对话
学生读长篇文章,除了读后脑海里保留不住信息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哪怕学生能复述课文内容,但是对文本的关键要素仍旧无法理解,于是出现了理解字词句背后隐含的意蕴只从一个方面断章取义的现象,这样是不能真正地解读文本的。正如王荣生说的:“如果我们在文本解读时见树不见林,得到的印象必定是支离破碎,抓住片言只语得出的解读,是很容易违背原意的。”所以,教师要创立条件让学生立足于全篇,根据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理解字词句所包含的意蕴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思维导图则可帮助学生整体分析理解,破解语言隐藏的密码。
(一)综合分析
在教授《将相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理解三个故事的逻辑关系,教师可绘制并出示以下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