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刘瑾
明代四大权阉的下场都一般:王振因为在战场上断送了50万明军的生命,所以被暴怒的樊忠打死;西厂汪直被送到南京种菜养老,算是得以善终;叱咤风云、荼毒大明7年之久的九千岁魏忠贤,也不过是自缢而死;只有被称为八虎之首、站皇帝的刘瑾是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的。刘瑾究竟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竟得如此结局?这还要从刘瑾变法说起。
一、八虎之首
刘瑾,孝宗朝东宫太监,在武宗朱厚照登基后崛起。刘瑾为人机灵,最得武宗欢心,所以在武宗登基之初他最为嚣张,*不法之事最多。他和武宗当太子时期的其余七个亲近太监合称“八虎”。
八虎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八虎抢先诬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勾结内阁大学士焦芳、谢迁,这种内外勾结最为皇帝忌讳,所以焦芳、谢谦旋即被罢免,王岳被发送至南京种菜。这场正德元年十月政变之后,刘瑾晋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力更加膨胀,时人称其为站皇帝。
王岳
二、刘瑾变法
其实历史上并无刘瑾变法或刘瑾新政这一名词,因为这次改革的主导者是一个阉人太监,而改革该由官僚士大夫来干,所以编书文人认为太监改革就是东施效颦,无书写价值。而且这次改革以失败告终,没有达到任何富国强兵加强皇权的效果,所以不被重视。但是在客观历史上,刘瑾当政时期,明朝真的进行了局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