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凌晨,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坐落于乌克兰境内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多米高的火焰掀开反应堆外壳直冲天际,火焰喷发出的高放射性物质向四处飘散,其辐射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多倍。
一些数据可以很好地帮我们了解当时辐射的严重性:正常人一年吸收的辐射量,安全值为2伦琴,超过400伦琴就会有致命危险。而当日切尔诺贝利反应堆附近的辐射量,高达20000-30000伦琴/小时。这意味着当初第一批参加救援的人群,无一生还的可能。
事故爆发24小时内,放射性物质就已飘散了1600多平方公里。为了阻止核泄漏物质继续扩散,唯一的措施就是用混凝土把出事故的4号核反应堆给彻底封死。到了当年12月,4号核反应堆被彻底封闭起来,整个施工过程中一共使用了40万立方米混凝土和7300吨钢铁,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切尔诺贝利石棺”。
但是这个石棺掩体毕竟是水泥做的,在核辐射面前,寿命期限很短,很容易因辐射导致坍塌,继而造成二次泄漏。到了2008年的时候,当初苏联人建造是石棺只剩下了5年使用寿命。这时石棺周围的防护措施也开始出现了老化,而且核辐射剂量并没有衰减多少,新的封闭计划迫在眉睫。
但是由于新“石棺”的修建工作资金耗费巨大,大约需要16亿美元,乌克兰无法一力承担。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5周年纪念日前夕,欧洲国家伸出援手,承诺进行捐助,其中美国代表团捐助1.23亿美元,为单个国家最多。
资金到位后,“新安全封闭”封闭工程很快开展起来。工程主要是以旧“石棺”为中心,在两侧各安装两个半拱形建筑,然后两个半拱形建筑通过铁轨滑移大四号核反应堆的“石棺”上方合并,仿佛为“伤痕累累”的“石棺”穿上了一件巨大的金刚罩。最终整个建筑的高度将达到108米,宽250米,长150米,总重量达2.9万吨。其高度比美国自由女神像还高出60米。当年英国媒体还给这次“新安全封闭”计划起了个非常形象的名字:“方舟”计划。
这项工程由一家法国公司负责设计制造,基本框架于2014年底搭建完毕。然后通过轮船、卡车运到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接下来又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对运来的部件进行组装,包括先进的通风系统和遥控机器人起重机。
2018年春天,新的“石棺”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后终于建成了,它比一座足球场的面积还大,预计它将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提供长达一百年的安全防护。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也不用再提心吊胆,担心核辐射物质飘散降落在自己头上。
新的“石棺”不仅能隔离核辐射物质,还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拆除原先封存在“旧石棺”下的核材料,然后再将这些核材料转移到其它安全的地方或是对这些核材料加以再次利用。
核能是把双刃剑,为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的能源。可是一旦使用不当,其危险也是巨大的,尤为值得我们警惕,时刻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