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我们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就学到过,从开始实施到宣告结束,历时103天。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倡导学习西方,并且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提出一系列政治改革的运动。在改革初期慈禧也是支持的,毕竟在当时来看,变法和维新,是大清帝国不多的机会了,能改变一下,总比坐在这儿等死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光绪皇帝被终身软禁,“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除京师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被保留,其余新政均被废止。
当我们谈到戊戌变法,长久以来我们对各方的印象:
-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步青年,改革英雄。
- 慈禧太后之流,顽固旧势力,阻碍进步。
- 光绪皇帝倒霉蛋一个,沦为“阶下囚”。
- 袁世凯是贪生怕死的小人。
可实际真是这样吗?毕竟历史本来就是个任人涂抹的小姑娘,“戊戌政变”也被涂抹过很多次。
失败根本原因枪杆子里出政权,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在清政府摇摇欲坠的危机感笼罩之下,变法和违心为民族谋出路深得人心,很多士大夫都支持变革,而且初期慈禧也并不反对变法。
地利,在湖南有陈宝箴那样坚定的维新派,在湖北有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张之洞,袁世凯和李鸿章也基本上支持变法,有这些人的表率,在地方更有号召力。
人和,皇帝坚定的支持变法,还有一部分大臣和读书人都站到一起。之所以会失败,维新派内部也有很多问题。光绪没有和康有为等人有过多的交流,并且缺乏执政经验,操之过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步骤,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虽有一腔热情,注定徒劳。而康有为等人,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谭嗣同还提出过割让大片土地给俄国换取白银用作变法的昏招。并且康有为等人提出了很多变法措施,鲁莽激进,得罪了很多利益集团,导致反对者越来越多。结果就是导致害怕失去权力的慈禧太后突然翻脸,整个局面翻盘。
谁的责任最大袁世凯,是他的告密导致谭嗣同等人“围园劫后计划”的事情败露,慈禧震怒,发生政变。
康有为,伪造光绪“密诏”,让本来是认定为谋反的行动,变得“正大光明”,就是他的一念之间,结束了变法的历史。
慈禧,贪恋权位,是她的政变结束了这一切,但是了解整个过程之后,就会觉得在当时慈禧在一开始能支持变法就已经是一种进步的体现了。她也给过维新派机会,但是真的不中用啊!
后续影响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加剧了社会内部政治矛盾,让更多人对清王朝内部变革感到失望,进而激发人们选择推翻清朝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为后面的辛亥革命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