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柔死的那一集,徽柔哭了怀吉安慰是第几集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06 15:32:28

张贵妃下线之后,我第一次想念她,因为徽柔与怀吉的虐恋情深,以及徽柔被婆家迫害致死,让我在想:如果徽柔是张贵妃的女儿,她不想嫁给李玮,是不是就不用嫁?就算嫁了,如果她过的不好,是不是就可以和离?退一万步说,就算不能和离,那杨氏也不敢这样对徽柔,因为张贵妃,绝对会*了敢羞辱自己女儿的杨氏!绝对会把李玮撕成碎片!

可惜,这一切都不是现实。那个出身高贵的帝王长女徽柔,终归还是成了她爹的礼物,不仅爱而不得,还要被婆家虐待,最后只能成为被献祭的礼物,郁郁而终。

徽柔一生的悲剧,就是那个所谓最宠她的父亲亲手造成的,那个被她爹承诺要“让她大宋最快乐的姑娘”的徽柔,最后还是被她爹害死了!

为什么这样说?

徽柔死的那一集,徽柔哭了怀吉安慰是第几集(1)

01、宋仁宗的私心成了心魔

自己的孩子,又是唯一的孩子是个什么性格,宋仁宗不清楚吗?如果不清楚,他也绝对不是他所说的那么爱女儿。如果清楚,为什么还是逼着女儿下嫁给一个粗鄙泼妇的小妾的庶子?

爱孩子,绝对不是给她与众不同的封号、给她足够的物质就可以的。即使你身为帝王,如果你把子女当成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利益交换的筹码,那你起码要听听她说了什么。再大的礼法,你也是皇帝,只要你坚持到底,最后退步的就不会是你。

比如他爹宋真宗,朝臣再怎么反对他立刘娥为皇后,宋真宗还是让刘娥做了皇后并且宠冠后宫,还给了她莫大的政治权利让她可以保护自己。刘娥如果不是自己想明白,就是不还政的话,仁宗和大臣也没什么办法。

比如他侄子宋英宗,就是让仁宗的女儿把宫殿让出来给自己的女儿,富弼等人联名上书又怎样?宫殿还是自己的女儿住着,些微的让步也不过做个样子而已。

可见,皇帝,是有任性的权利的。而臣子,也真的是欺软怕硬的文人而已。

同样的,徽柔已经快要疯了,已经明明白白被家暴了、被虐待了,已经和离了,为什么还必须要逼着她回去李家继续接受虐待?

只能说,李家,是宋仁宗的心魔了。

赵祯之所以能继位,是因为他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而不是因为他是刘娥的儿子。如果刘娥有自己的儿子,赵祯一点儿继承皇位的机会都没有,甚至可能就不会有真宗宠幸李宸妃这件事。

不能为生母尽孝,成了他的遗憾。这个遗憾随着他不能亲政、不能摆脱刘太后的控制而日益发酵,于是在他亲政后,就成了挥之不去的心魔。刘娥在世,他不是她的对手;刘娥去世,他不是文人的对手。

于是想不顾一切的补偿自己的母家是不可能了,只能尽自己所有的去补偿,于是徽柔就成了他的补偿物品。

说什么李玮会对徽柔一心一意,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他只是用徽柔提高李家的身价和地位。徽柔就成了她爹补偿自己童年阴影的工具,成了她爹心魔肆虐的牺牲品。

作为公主,受天下的供养,如果是和亲或者笼掠朝臣都说的过去,可是徽柔呢?她没有尽公主的义务,只是成了她爹的礼物。

徽柔死的那一集,徽柔哭了怀吉安慰是第几集(2)

02、宋仁宗用别人的一生来弥补自己的童年

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宋徽宗童年没有爱,也没有什么安全感。长大了,贵为天子,还是要受太后的控制。等他亲政,性格已经养成了,而且他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宋仁宗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卑,懦弱,但是又好美色。

他虽然是天子,是皇帝,但是骨子里却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庸俗普通人一个。对于真正的普通人来说,这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皇帝来说,这不行。他是这天下和大宋王朝的领头人,哪个国家不需要一个最后一锤定音的人?而不是坐在那里看着大臣吵出来一个共识。

这样的帝王,只能是“仁”宗,不然还能给他什么呢?

宋朝宣扬“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虽然皇权要受到制约,但是“家天下”的本质不变,皇帝足够坚持,大臣只能妥协。否则“谋逆”、“不忠”的罪名,哪个臣子也接受不了。这是致命的污点!

还是那句话:只要皇帝够坚持,真没有什么他达不成的目的。对于徽柔闯宫门的事件,原书中是这样描写的:“谏官王陶论宫门夜开,乞绳治护卫,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

那么,妥协,可以!降低公主的尊号,减少公主的供奉,那就可以了,就是让步和妥协了。

司马光要求的是对公主惩治,而不是要了公主的命,这样的做法司马光和士大夫们都能接受。但是接受了、待遇和封号降低了又能如何?她还是养尊处优的公主啊!还可以过快活的日子啊!

更何况,司马光可没有坚持公主不能和离啊!如果真想把公主解脱出来,杨氏作为小妾想跟皇帝皇后一样给公主当娘、擅闯公主府、不遵守“升行”制度,那都是大罪,严重的就是可以流放甚至族诛。

其实一切就是看宋仁宗想不想做而已。

他,就是不想做,而不是不能做。

徽柔,就是被他爹的心魔害死。

宋仁宗排斥曹皇后,但是却宠爱张贵妃,就是因为张贵妃活出了他想活却不敢活的样子。他骨子里想活得自在一些,但是又想做一个万世称颂的帝王,这两个矛盾在一起让他不管想做什么都放不开手,是他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了。 他能接受骄横霸道的张贵妃,能接受温顺懦弱的苗娘子,但是就不能接受优秀的曹皇后,因为曹皇后的光彩在那里就放大了他的自卑,放大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无力感。

从小到大,仁宗童年的阴影一直到现在。他有着需要治愈的童年,然而他没有用自己的一生去治愈,却用别人的一生治愈自己……

徽柔死的那一集,徽柔哭了怀吉安慰是第几集(3)

03、作为皇帝,他让自己活成了文人的傀儡

宋仁宗一朝的文人一再强调:“法者天下公器,若屡违诏令,虽天子之子亦不得而私!”

诚然!法律无论在什么时候的存在意义都是要维护它赖以存在的时代,维护它制成的制度的合理与合法性,宋代强大的台谏制度,让士大夫们拥有了制约皇权的监察权利,因此士大夫或者为公、或者为私,都想牵制皇权,或者为了自己名垂千古,或者为了自己理想国度,或者为了知己中饱私囊。

那么一国之君呢?他必须知道,再“仁”,他也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他必须有主见,他必须能坚持己见,他必须能在文人们的各种争执中做一个最后的决策。否则,国家供养他的意义何在?

一个什么事都被文人臣子牵制的皇帝,你指望他能有什么作为?一个循规蹈矩半步不敢走错就为了自己名声的皇帝和沽名钓誉的人又有什么不同?

皇家无私事,天子一言一行要符合法度,皇室成员更是如此。但是历朝历代,哪个皇帝是合乎法度的?

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才是那个时代的法度。

如果非要说法理,那么在曹皇后还在世的时候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就合乎法理?张贵妃在世的时候纵容她吃穿用度都超过皇后的规制就合乎规矩?只不过是看皇帝够不够坚持、够不够愿意罢了。

徽柔只是看上去被宠爱而已,其实她只是一个没有权势和仰仗的公主。

文人臣子妥协于追封温成皇后的闹剧,难道还会不为公主和离让步?

只要宋仁宗愿意,他有一万个方法让徽柔解脱,但是他不愿意。

因为他要补偿自己的童年,他要成全自己的心魔。

而相比于这些,他还要顾及自己的帝王名声,结果牺牲了女儿的一辈子幸福和生命,也让自己活成了笑话。

重重裹挟之下,他,成了文人臣子的傀儡。

徽柔死的那一集,徽柔哭了怀吉安慰是第几集(4)

04、自己不认为自己无能,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教导徽柔

司马光多次上书帝王,因为在他们要求公主应谨守礼仪,而不是任性妄为。但是写出来《资治通鉴》的司马光难道不知道历朝历代的公主都是什么样子吗?为什么一定要逼迫徽柔成为天下女子的典范?

天下养公主,公主可以为天下,但是不能假借为天下之名,让公主成全每个人的私心。

作为父亲的宋仁宗,自己要名声,却舍不得自己的宠妃受委屈,纵容宠妃嚣张跋扈一世,却不能容忍女儿的一点点小快乐。

从一开始,生于帝王家的徽柔,宋仁宗就没有给她任何的权利。他对她的教育,并不是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这险恶的皇室生存。

他确实不愿那个自己一手宠大的长女最终沦入癫狂的状态,但是他还是眼睁睁的看着她被自己推下地狱。

对于自己,宋徽宗中邪一样的要补偿童年,对张贵妃的宠爱是因为她活出了他向往的样子。

他是皇帝,他是最有能力改变一切的人,但是他只忙着把自己的缩在黑暗里自怜自艾的舔伤口,而不是想在能改变的时候改变。

他可以去学着做一个独立的帝王,但是他害怕自己承担万一做错的后果,以索性做个听信文人大臣的“仁”宗,也不想自己独立做国家的决策,也不想做一个开创盛世的帝王。

宋代是文人的最好时代,但是光文人好了有什么用?宋代也是富有的朝代,但是被虎视眈眈的盯着财富却没有守住财富的能力又有什么用?宋代被虎狼环,却以为可以用钱买平安,最后,也是死的最惨的一个朝代。崖山之后无中华的悲哀,是整个国家和人民作为陪葬的悲哀!

被文人裹挟的帝王和王朝,就开启了被灭亡的悲歌。懦弱的宋仁宗,为了私心牺牲女儿的父亲,这些都让宋朝隐藏了重重危机。

除了这些朝堂上的纷争逼迫着仁宗无法在徽柔受伤的时候给予守护之外,还有宋朝对于驸马身份的要求。

《宋史》中记载、“驸马都尉选尚公主、长公主,并除小将军,下降日,除刺史;选尚大长公主,即除大将军,下降日,除团练使。”

宋朝的驸马不能在朝中居于要职,一旦尚公主,就不能有政治生命。所以宋朝的公主牢笼臣子的意义不大,如果非要笼络臣子,那也是给那些高官贵族里不适合政治的儿子,他们不适合从政,但是可以在尚公主这里得到富贵和尊贵。

可以不是曹评,但是也可以不是李玮。

李玮是个庶子,丑陋粗鄙,生母是个下流的泼妇,这样的人家,只要爹妈不瞎,只要跟女儿没仇,都不会把女儿嫁过去。

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家,宋仁宗把长女嫁了过去,嫁过去了又不好好的保护。但凡他给杨氏一丁点儿的警告、而不是一口一个“亲家母”的叫着,也不会给她害死徽柔的机会。

如果说礼法,小妾当家又符合什么礼法?

徽柔死的那一集,徽柔哭了怀吉安慰是第几集(5)

结语

徽柔自己的错误是什么?是她对于自身处境没有清晰的认知,她真的相信了爹爹的那句话——要让她成为整个大宋最快乐的姑娘!

结果她活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笑话,死在了她皇帝爹爹的心魔和私心里……

记得电视剧中曾有这样一幕,张贵妃在临死前对徽柔说:将来你一定会发现,你那寻常女子最简单的愿望,有一天也不会为世人所容,你这样性子,也一样会让你落得个群臣怒斥、帝后抑制的下场。

张贵妃的话一语成谶,道破了徽柔一生的悲惨命运。

张贵妃何尝不是对自己命运的领悟?

她们都是孤城里,赵祯补偿自己心魔的牺牲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