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作霖从绿林起家,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大军阀,长时间掌管东北军政大权,成了东北的“土皇帝”。
(张作霖剧照)
由于张作霖在关乎国家主权和东北利益等问题上和日本人针锋相对,毫不退步。因此,日本人对张作霖不合作的态度极为恼怒,由全力扶持,转为想方设法除掉他。
为此,日本人一连策划了几次针对张作霖的刺*行动。
1916年,日本人鼓吹“满蒙独立运动”,妄图将东北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时任奉天督军的张作霖采取了抵制的态度,成为日本人实现这一阴谋的最大障碍。
于是,日本特务川岛浪速一手策划了对张作霖的第一次暗*。
5月27日,日本的一位亲王从沙俄返回日本,中途经过奉天。为了表示对亲王的尊重,张作霖特意乘坐了几辆豪华马车前去火车站迎送。
张作霖在返回的途中,路过小西关时,遭遇了炸弹袭击。亏得日本人把汤玉麟当成了张作霖,炸弹在汤玉麟的身边爆炸。坐在马车里的张作霖急中生智,弃车骑马,以飞快的速度逃离了现场,才得以侥幸生还,化险为夷。
(汤玉麟剧照)
但是,张作霖却没能躲过日本人策划的第二次炸弹袭击。
第二次北伐战争时,北洋军阀不敌国民革命军,节节败退。张作霖为了保存实力,决定退回关外,返回自己的老巢奉天。
当时,日本人正在想法设法逼迫张作霖签署《满蒙新五路条约》。这份协约的主要内容,是容许日本人在东北修建五条战略铁路,以实现其北上进攻苏联,南下则侵占中国,因而可以快速运送兵员和战略物资的目的。如果这五条铁路一旦建成,不但东北全境将落入日本人的掌控之中,中国腹地也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张作霖对日本人的阴谋可谓心知肚明。他知道,一旦签署了这份协议,他将永远背负卖国贼的骂名。向来在原则问题上强硬的张作霖,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
日本人恼羞成怒,决定再一次刺*张作霖,重新扶持听话的傀儡政权。
这次的刺*行动交给了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
因为已经遭遇过一次刺*,因而张作霖每次出行的保护措施都做得十分严密。他几十万奉军,沿途都有重兵防范。史料记载“沿途皆有步哨警戒,面向外立,十余步就是一岗”。为什么,张作霖还是轻易地就被河本大作给炸死了呢?
(影视中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博弈)
一、日本间谍严密监视,了如指掌。
张作霖在以何种方式返回奉天的问题上,也曾十分纠结。当时可供张作霖选择的交通工具有两种,一是汽车,二是火车。
乘坐汽车虽说机动性强,易于隐藏,但路途遥远,山路崎岖,张作霖受不了颠簸之苦。且汽车的安全性低,一旦遭受埋伏,很难脱身。
更何况张作霖不想让别人以为自己是狼狈逃回东北的,他想走得风光,走得大张旗鼓,走得堂堂正正,以维护其所谓“国家元首”的面子。
于是,他选择了当年慈禧乘坐过的蓝钢车,一共20节车厢,张作霖就坐在第10节。出发的时间则定在了1928年6月3日。
张作霖的所有决定和行踪都被日本人悉数掌握了,原来他的身边被安*两个日本特务,他们早已将张作霖返奉的一切安排。报告给了河本大作,包括张作霖出发时间,到达时间,以及张作霖所在的车厢位置等。
此时的张作霖对于日本人而言,已经毫无秘密,但张作霖还自信地认为,日本人还不至于轻易对他下手。
(皇姑屯爆炸现场)
二、河本大作精心策划,势在必得。
河本大作在获悉了张作霖的行踪后,决定用炸弹爆炸的方式*死张作霖。在选择爆炸地点时,河本大作可谓做足了功课。
他将位于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桥作为了炸弹的安放地,因为这是一处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的交叉点,受日本人控制。虽然沿途有奉军,恰恰是这里奉军无法靠近。而且,这里是张作霖火车的必经之地。
河本大作将120公斤重的炸药,分装在了30个麻袋中,让工兵们将这些麻袋伪装成沙袋的模样,分别安放在了三洞桥的桥面和桥墩上。同时在距离爆炸点的不远处,设置了起爆装置,分别由两个日本兵控制。
河本大作为了确保这次刺*行动万无一失,不但对铁轨做了手脚,还在附近埋伏了一队日本兵。如果炸弹没有炸死张作霖,一旦火车脱轨,则由这对日本兵冲进车辆,乘乱*死张作霖。
三、张作霖百密一疏,麻痹大意。
实际上,在张作霖出发前,曾经接到日本关东军内部线人的情报,告诉他日本人近期在皇姑屯一带活动频繁,不但加强了当地的守卫,还在修筑工事,希望他慎行。
张作霖也引起了重视,使用了瞒天过海之计,他故意将启程日期推迟了一天,先安排他的姨太太和少数部下先行,乘坐和他完全一样的豪华蓝钢车,以迷惑日本人。
同时,他下令京奉铁路沿线一带加强警戒。
日本人为了麻痹张作霖,特意安排两名日本顾问随他返奉,但其中一人在中途下车,只剩一人随行。这些细节的变化,都没能引起张作霖的足够重视。
就这样,张作霖信心满满地离开了北京,踏上了河本大作为他精心设计的不归路。随着皇姑屯的一声巨响,一代枭雄张作霖就此殒命三洞桥,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参考资料:《张作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