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个人简历,冯梦龙简介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11 05:07:50

冯梦龙,是我国明代的著名文学家,特别是他所编辑的话本《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堪称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冯梦龙个人简历,冯梦龙简介(1)

冯梦龙

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是:冯梦龙的作品,为什么会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能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的珍宝呢?

一。人生简历

先来介绍一下冯梦龙的人生简历。冯梦龙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出生在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江苏苏州)葑门一带。因他出身于理学名家,所以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

冯梦龙他从小刻苦读书,在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及应付科举上。在青年时期就高中秀才,但却长期没有考中举人。

由于科考不顺,他也无法入仕为官。于是,中青年时代的冯梦龙就将全身精力投入到编辑书籍上。他利用与都市下层人民接触的机会,广泛搜集民歌、民谣、谜语、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作品。又与好友董遐周同登吴山组织“诗社”,共同交流写作经验。

冯梦龙个人简历,冯梦龙简介(2)

冯梦龙画像

冯梦龙家中还收藏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书,其文学创作的题材非常丰富,他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收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崇祯三年(1630年),已经56岁的冯梦龙成了贡生(科举时代,挑选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终于开始了官宦生活。他起先当的是丹徒(今镇江)的训导(辅佐地方知府,负责地方教育方面的事务)。

同年,冯梦龙曾与当时里居在家乡丹徒的阮大铖(明末大臣、戏曲作家),同登北固楼甘露寺畅谈创作话题。他在丹徒训导任内,还曾劝县令石景云为民落实升科不实之事。在丹徒任内,还编过《四书指月》。

明崇祯七年(1634年),因前期工作出色,已经60岁的冯梦龙被升任福建寿宁担任县令。当时的寿宁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已经花甲之年的他到任后,尽其最大努力减轻民众负担,解决百姓温饱问题,防止百姓因走投无路而铤而走险。

冯梦龙个人简历,冯梦龙简介(3)

冯梦龙剧照

冯梦龙在这期间,争取减少案件的发生和简化案件的审理程序,以实现无诉讼的目的。他还消除匪祸虎患,抵御倭寇,禁溺女婴,崇文兴教,所有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他爱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他还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之因,展现其爱国情怀。

崇祯十一年(1638年),冯梦龙在寿宁知县的任期满后,即返回苏州老家。到顺治初年(1644年),在清兵南下,造成天下动荡的局势时,已经告老还乡的冯梦龙,除了对反清积极进行宣传(如刊行《中兴伟略》诸书)之外,还以七十高龄亲自奔走,投入反清大业。

清顺治二年(1645年)年春,冯梦龙告别家乡,到浙江吴兴(苕溪),杭州(武林)天台(石梁,天姥间)一带进行反清复明活动,当时正是“烽火须臾狂奔,未有宁跑”的时候啊。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冯梦龙因忧国忧民而死,享年73岁。

冯梦龙个人简历,冯梦龙简介(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