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伐董大军声势浩荡,董卓的心里也甚是恐慌不安。但是无奈伐董联军各有各的盘算,雷声大雨点小,只有孙坚、曹操、王匡等人与董卓有过正面的交锋,其余的人根本就没有使出自己的全力去讨伐董卓,只一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因此董卓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侵害,朝中大臣由喜变忧。眼见着各路诸侯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董卓了,这个时候关键性的人物王允出现了。
人物简介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与许多世家名士都交好,在当地影响颇深。王允自幼就饱读诗书,洁身自好,是一个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
他时常忧心国家的兴亡,一心想成为汉室的栋梁之才。王允曾经在宦官掌权时与十常侍不合,备受针对,仕途非常不顺利,还有生命危险,不得已隐姓埋名。后来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又被征召入仕。
铲董大计如果此时的东汉不是呈现颓势的话,以王允的根基和实力本能顺利的扬名立万,只可惜生逢乱世有太多的变数。董卓掌控朝政大权后,无视皇帝的权威,汉献帝成了一个傀儡皇帝,而董卓的种种恶行已经达到了天怒人怨的境地。
王允深深的意识到董卓就是汉室基业的毒瘤,为此王允一心想要寻找机会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
当时的董卓权势滔天,掌握兵权,党羽众多,且董卓生性残暴嗜血,如果和董卓硬碰硬的话无疑是以卵击石,所以想对付董卓只能靠智取。
王允为此隐忍不发,迷惑董卓,董卓在洛阳毕竟是属于外来势力,为了进一步让自己在洛阳城中站稳脚跟,所以他一直在拉拢朝中的各个势力归顺与自己。
因此王允顺势而为,在表面上对董卓十分的恭敬,听之任之,表示自己的投诚,好让董卓对自己放松戒备,但是在暗中王允一直在细心地谋划铲除董卓的周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