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代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商鞅。商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独断专行、刻薄寡义,也有人说他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对于商鞅的评价也众说纷纭。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深受法家思想影响。后投入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时对魏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魏王不以为意,后商鞅西入秦国,通过宦官景监三见孝公,分论帝道王道霸道,细论变法治国之策,深得孝公信任。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晋升为大良造。
前356年和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对其太傅公子虔处以刖刑,老师公孙贾处死。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6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击败魏国公子卬将军,魏割西河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魏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舆论前提。
而后,商鞅领兵发起河西、固阳和西鄙之战,节节胜利,大败魏军。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绝其入境。
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王发兵讨之,商鞅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历朝历代的大家对商鞅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大多评价也很高,如:
韩非:“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李斯: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西汉名臣桑弘羊曾盛赞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近代史论家陈启天之《商鞅评传》论:“商君者,法学之巨子,政治家之雄也。”
*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个人认为,纵观商鞅的一生,大半是辉煌岁月,而其终为车裂而死,无疑是历史的悲剧。然而历史的进展并不以个人的安危为标准,‘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当之无愧是虎狼之秦国的缔造者,为秦国富国强兵做出了卓越贡献,长远看为因为他无疑是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奠基者。
大概是由于个人的研究方向影响,所以得出这个答案。但不得不说的是,依法治国虽然不是商鞅最先采用的,但是商鞅却是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完全法治者,在其所设立的律法系统中连国君都不例外(后世统治者改来改去就变成皇权凌驾于律法之上了)。商鞅的主要作为:
1、基于春秋及战国初期各国的律法为基础,设计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法治系统。其中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具体条目之细,涉及方面之完备,在今天看来都令人发指。当今时代,要进行立法和修法,是有着数量众多的专业人员共同来协作完成,而在当时作为特立的法家一派,他可没有什么法学院资源可以使用。也许他会有几个帮手,但也只能算是帮助他抄抄写写,而秦国全套的司法体系都几乎由他个人设计完成,这还是很让人吃惊的。
2、敢于颠覆旧制。在当时列国都有变法,但多少还都是“内儒外法”的状态。也就是核心依然尊奉周朝的礼乐基础,其主要的阶级观念,道德观念,没有进行大破大立,主要是怕触动贵族阶级而遭遇重大阻力。唯有商鞅不畏权贵,敢行彻底的法治,不过他很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全力撑持他的老板,秦孝公。
3、具有高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商鞅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务实的人。他意识到纷乱的战国,唯有武力才是关键,于是将耕战作为国家核心项目。农耕使得粮食充裕,无论是遇有灾害,还是战争,都可以用于支撑其消耗所需,保证稳定。同时,粮食充裕也意味着国家的财富丰厚,粮食基本上算是硬通货。而军功爵制度,老百姓因为商鞅之法有了出路,有了向上晋升的机会,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说呢?没有商鞅之法,老百姓打仗再英勇,地种的再好,在阶层上也无法发生改变!是商鞅给了普通百姓机会。使得普通平民也有上升为贵族的机会,为了光耀门楣,秦国的士兵作战的英勇程度可想而知。商鞅的法治使得秦国变成了最适合当时时代争霸的一架战争机器。
4、完全的依法治国使得统治者真正意义的实现了中央集权,同时也是治理国家方式的全新模式。而这种模式经过验证后,明显是最有效也最成功的方法。由此延续至今,而且是整个世界都在用。封建制、城邦制……等等……最终都变成了法治。不要说今天的法律与当时的秦律有多大区别,因为这只是表象的不同,其根本的核心思想从未变过。作为中国古代的法学大家,系统的法学体系是以他为起点的,对后世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观念也影响颇深,比如君主专制思想、法治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