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墨家这群理工男以外,儒道法等门派谁也搞不懂何谓“空气动力学”。谈到弩,秦国的弩更是霸气。秦军弩机的各个零部件完全可以互换通用,轮廓误差不超过1毫米。在烽火硝烟的战场上,六国某个士兵的弩坏掉了,那就真的坏掉了,因为身边阵亡战友使用过的弩机零件都无法使用,而秦军士兵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零件后就可以继续发射。秦军在墨家军事工程科技的帮助下,早已进入“标准流水化”的生产时代。另外秦国将士用的青铜剑也比山东六国的剑长出约30厘米。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逼近对手。比对手的剑长出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加长剑身简单,但是要保持加长后的青铜剑不容易折断就很困难。但墨家这帮理工男们又做到了,他们摸索出了铜与锡的科学配比,做到了既让剑身加长且能同样保持剑身的坚韧。所以短兵交接之时秦军又胜出一筹。其实不只是秦军的兵器装备,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李冰父子在修筑都江堰的过程中应该也得到过墨家的鼎力相助,否则在那个年代还有谁能如此精通工程建筑学?当然获得秦惠文王重用的也不只墨家一派,前文已提到纵横家的张仪,另外儒家的荀子也曾入秦并留下这样一番言论:“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
都说秦国尊奉法家,其实尊奉法家只是秦孝公时代和后来的秦始皇时代的事,在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实际上摒弃了门户之见,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对强大秦国国力有用才行,总结这段历史不禁令人感叹“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事实上秦国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是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政治上秦国通过深彻变法从而为秦军的战斗力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经济上奖励耕战的基本国策为秦军提供了充足的后勤物资补给,激发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外交上通过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对手,削弱对手的实力;秦国文臣武将辈出,六国之民慕名前来,一时间商鞅、张仪、白起、王翦等等纷纷为秦国霸业添砖加瓦;自秦献公嬴师隰起历经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直至秦始皇嬴政其间历代秦君之中有才能相对平庸者,却绝无真正意义上的昏君,历代秦王坚定不移执行对内变法、对外东出的国策......甚至在具体的战场上秦军在军事管理体制和武器装备上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当然如何运用这些优势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就需要秦国决策层有清晰的战略思路:秦位于战国七雄最西边,这意味着秦只要牢牢守住崤山函谷关的天险即可,在西部几乎没什么力量能威胁到秦(这点在宣太后消灭义渠后表现得更为明显)。秦国历代君主在对自己这种有利的地缘环境的认识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既定国策,始终坚持对内以法治强国、对外专心东出,利用六国之间矛盾分化瓦解,从而达到坐山观虎斗的效果。在时机尚不成熟时秦国会克制自己的扩张*:尽管郑国渠工程后来被发现是韩国人用来转移秦国注意力的阴谋,但秦国在时机尚不成熟时暂时放弃扩张而先完成工程,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关中成为沃野千里,从而为后来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事实上以都江堰、郑国渠两大工程为代表的秦国在经济建设上的努力对统一战争的推动作用足够专门写一部书,这里鉴于篇幅有限就只能点到即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