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令人感动。
即便是反派人物,都非常出彩,他们的真实情感也能触动人心。
然而袁农这一角色却令人感到不可理解。
其实,他很早就对郑耀先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一直怀疑他就是地下党风筝。
解放前,他多次策划行动,去暗*郑耀先。
解放后,他多次对韩冰说,郑耀先就是风筝,还说他早就叛变了革命叛变了党。
他的这种行为令人很难理解。
有人说他就是猪队友,我看不是这么简单。
解放后,江万朝在撮合袁农与韩冰两人时,对韩冰说,袁农很早以前就在上海从事白区工作,后来调到山城一直主持艰苦卓绝的地下工作。
他当时在地下党内具有一定的地位,比陆汉卿要高,他不仅是一个联络站的领导,还多次组织游击队活动。
可见,他地位之高,资历之深,这样的人不可能是等闲之辈。
正是因为他有着缜密的判断能力,所以最早猜出了郑耀先就是风筝。
因为他的私欲,不仅令郑耀先几次陷入危险境地,还间接导致了陆汉卿的暴露,程真儿的牺牲。
其实,我想更多的还是人品问题。
袁农为何三番五次要置郑耀先于死地?未删减版中陈国华随口的一句话,才让人看清袁农的丑恶嘴脸。
剧的一开篇就是,袁农的手下曾墨怡,打入道军统电讯处,并且拿到了绝密文件:戴笠派遣到延安的73名特务名单。
曾墨怡因此暴露被抓。
郑耀先抢在敌人之前拿到了那份珍贵的情报,并且送到了延安。
正因为如此,戴笠对郑耀先产生了怀疑,为了考验他,不仅监听他的审讯过程,还要他亲自处决曾墨怡。
郑耀先内心很痛苦,他悄悄告诉曾墨怡,情报已经送到了延安,还告诉她:
“明天处决你的是自己的同志,你不要恨他呀。”
连陆汉卿也知道,如果郑在这个时候去救曾墨怡,非但不能成功,还会立刻暴露。
可是袁农却不管不顾,不惜违背组织纪律,横向联系陆汉卿,并且提出要潜伏在军统内高层代号为“风筝”想办法去营救曾墨怡。
这令陆汉卿很是恼火。
毕竟郑耀先潜伏在特工高层,是许多同志的牺牲换来的,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而且此时戴笠已经怀疑他了,如果此时去救人,无疑是自投罗网。
他对袁农说:
“望龙门看守所固若金汤,戴笠这个老鬼老瞎子巴不得我们行动,曾墨怡被捕,要不是风筝,那份73名潜伏特务的名单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所以,我们必须保证风筝的安全,要他像一把尖刀一直插在敌人的心脏,要在最危险的时候,给反动派致命的一击。不是有重要有价值的任务,不能让他去做。”
听了这番话,袁农失望之外眼神中带着恨意,他冷冷地说: “真想知道那个风筝到底是谁?”
其实,他的心里已经猜测到了几分, “风筝”在军统中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又智谋双全,他很可能就是鬼子六郑耀先。
曾墨怡牺牲后,袁农恨透了郑耀先,亲自策划了暗*行为,派遣山城的游击队来刺*郑耀先。
其实,他并不知道电报已经被中统截取并且破译了。
高占龙打算利用这次不可多得的机会,借共产党的手除掉郑耀先,并且设下了埋伏。
结果郑耀先身受重伤,三名游击队员中了中统的埋伏,都牺牲了。
在中统的程真儿已经得知了电报的内容,高占龙早就看出郑耀先和程真儿之间在暗通曲款。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不能阻止她和郑耀先约会。
高占龙的学生田湖便心生毒计,在路上制造了一起车祸令程真儿惨死。
不过程真儿在去见郑耀先之前,去回春堂通知了陆汉卿。
陆汉卿急忙去找袁农,希望他能够取消这次行动。袁农却闭门不见,让手下人出来搪塞老陆。
不难看出,袁农已经猜到郑耀先就是风筝,他知道老陆前来就是想要让他取消暗*行动,这样就彻底证实了他心中的猜想,郑耀先就是风筝。
当第二天,袁农见到老陆时,故意问道:
“老陆,你昨晚找我有啥子事情吗?”
“没得了,现在说没得必要了。袁*,我难受呀,真的受不了了。”
此时的陆汉卿心里难受极了,风筝为了完成任务,打入敌人内部,如今却遭到了自己人的暗*。
可是因为要保密,他又不能把郑耀先的身份说出来,这种委屈和煎熬令老陆心力憔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