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雕像。
隋唐时期我们长沙出了一位名人,他就是书法家欧阳询(公元557-641年)。
欧阳询出生在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的书堂山,在这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欧阳询的祖父和父亲南北朝时期都曾为官,但在他13岁那年,父亲因遭皇上猜忌而谋反,导致全家惨遭灭门,只有他一人侥幸逃生,被父亲的好友江总收留,后因皇太后去世大赦天下,他才获得特赦。因此他从小特别谨慎,讷于言而敏于行,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特别是对书法到了痴迷的地步。
欧阳询楷书《兰亭集序》。
有一次,他骑马路过一处荒郊野外,在*中发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一块石碑,停马观赏了很久都舍不得离去。走出几里后又返回来,下马坐在碑前仔细观看,体会索靖草书的妙处。当晚,他回到住处彻夜难眠,想着白天看到的石碑。第二天,天一亮,他又骑马赶到石碑前,反复揣摩,并铺开纸一笔一画地临摹。晚上就把衣服铺在地上睡一会。他就这样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直到对索靖草书的笔法融会贯通,了然于胸,才高兴地离去。
欧阳询驻马观碑。
欧阳询在隋朝任太常博士,与后来成为唐高祖的李渊交情深厚,授给事中、弘文馆学士。汉字书法源远流长,从最初的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行书、草书诸体盛行,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而欧阳询居其首位,被称为“翰墨之冠”。他的“欧体”楷书字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等。据说欧阳询其貌不扬,《大唐新语》记载:唐太宗赐宴群臣,要群臣作诗相互嘲笑取乐,长孙无忌挖苦欧阳询:“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角上,画此一猕猴”。但欧阳询不拼颜值拼学识,凭借他的才学和“楷体第一人”的实力和声誉逆袭成功,高居庙堂之上。初唐铸造发行的第一批钱币上“开元通宝”四个字就是欧阳询写的,如今在古玩市场上的珍品每枚拍卖成交价动辄上万、十几万。他的书法王公贵族求之不得,他们的墓志铭也以请欧阳询书写为荣。
欧阳询晚年辞官回到长沙后,他与儿子欧阳通在这里读书习字,直到84岁去世。欧阳通得父亲真传,工于楷书,史称“小欧”,可叹的是他因反对武则天废唐中宗、立伍承嗣为太子,以“妄议”“忤逆”罪下狱,被酷吏来俊臣用刑折磨致死。有种未经考证的说法: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欧阳询的后人。若真如此,大慰人心,忠良有后,香火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