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十多个省份脱离清朝独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此时,革命形势一片高涨。但为何孙中山不在此时一鼓作气消灭清朝,反而要与清朝议和,并让位给袁世凯呢?
其实,孙中山是积极主张北伐的。他曾经表示:“革命之目的不达到,无议和之可言也”。民国建立后不久,陆军部长黄兴就制订了北伐计划,革命军将从两湖、江苏、山东、陕西等地分头出发,一起向北京进攻。1912年初,仅在南京一地,就有十万革命军,可以说南京民国政府的兵力是很充足的。但是这个北伐计划却最终流产了,这是为何呢?
首先,全国反清阵营并不是铁板一块,内部极其复杂。其中既有革命党,也有立宪派,还有见风使舵的清朝旧官僚(注:立宪派是清末主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的势力,代表人物有梁启超、汤化龙等)。比如说,领导云南起义的蔡锷,就是立宪派,跟孙中山、黄兴等不是一伙的。比如江苏都督程德全,本来是清朝的江苏巡抚;他一看大清不行了,就马上转变,加入了革命阵营。类似程德全这样混进新政府的人有不少,这些人当然是靠不住的。
革命党阵营里也是派系林立。当时的革命党有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同盟会,有陶成章领导的光复会,有孙武、焦达峰领导的共进会,还有蒋翊武领导的文学社等(武昌起义就是共进会、文学社发动的)。孙中山只是同盟会的总理,其它革命党派并不一定服从他。比如陶成章领导的光复会,就与同盟会不合。民国建立后,陶成章试图在上海地区组织军队,惹怒了沪军都督陈其美(孙中山亲信)。陈其美竟派蒋介石将陶成章暗*,因此导致同盟会与光复会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孙中山虽然是同盟会总理,但同盟会也是多个革命团体合并而来的,很多人也并不认同孙中山。比如革命元老章太炎,就一向是孙中山的反对派。孙中山刚就任大总统,他就正式退出了同盟会,逐渐走向民国政府的对立面。还有武昌起义*、共进会领袖孙武,本来也是同盟会成员。但是孙中山担任总统后,没有任命他做部长;他因此很不高兴,也退出了同盟会。
民国建立之初,反清各省的都督、将领有不同的派系、出身,事实上都是割据一方的。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内部也是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所以,孙中山虽然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但是却无法号令四方。孙中山、黄兴提出的北伐建议,也并没有得到各省的积极响应。
另外,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政府,财政上非常困难。据胡汉民回忆,有一次安徽都督请求中央拨付军饷,孙中山批了20万;但是胡汉民去财政部领钱时,竟得知国库只有10块钱。没有钱,更没有条件发动北伐了。
而清朝那边的袁世凯,也在推进议和、阻扰北伐。南方的将领本来就不太支持北伐,在袁世凯的议和诱惑下,他们就更没有动力北伐了。
孙中山也扛不住众人的压力。他的部下汪精卫竟对他说:“你不赞同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最终,孙中山只能放弃了北伐建议。南京民国政府与袁世凯议定,由袁来终结清朝的统治,然后南方革命阵营拥护袁为大总统。在袁世凯和革命党的威逼之下,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室宣布退位。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总统职务。不久 ,袁世凯当选为民国临时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