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99年,大明王朝的灾难来了!
边关紧急战报,蒙古瓦刺骑兵大举进犯,在长城以南大同东西防线肆意烧*抢掠,无恶不作,大有功城拨寨,卷土重来之势。
元末明初,朱元璋重建汉室河山,蒙古王公贵族逃出大都(今北京)至漠北王庭。
至此,蒙古分裂。原蒙古东西旧势力(鞑靼和瓦刺)之间互争雄长,征战不休,内耗不断,趁蒙古内乱、相互征伐之时,明朝趁机将其统一。
明成祖朱棣分别遣使臣赴漠北,与鞑靼、瓦刺“谕之通好”。
瓦刺拨得头筹,首领马哈木为借助中央力量对付鞑靼,于是归顺大明,朱棣将瓦刺部封袭,曰顺宁王。由于获得朝廷的支持,鞑靼势力削弱,瓦刺部逐渐强大。
接下来的日子,明廷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
1418年,马哈木之子脱欢承袭父亲爵位为顺宁王。几年之间,脱欢以推枯拉朽之势将鞑靼攻破并兼并,一家独大、雄据漠北。
后来,脱欢立成吉思汗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被明朝封为太师,实际掌握着瓦刺的权力。1439年脱欢死后,儿子也先继太师位(太师位也可以世袭?看来瓦刺人才匮乏)。
不过,也先不负众望,青出于蓝胜于蓝,比他父亲聪明得多。
蒙古瓦刺既然听封于大明,就得年年向朝廷进贡。起初,也先每年冬天都遣人向明廷朝贡马匹,使者不过五十人,马匹也不多,朝廷接受贡品后,对使团大肆意封赏,炫耀宗主国的身份,彰显其地位。
也先看到有利可图,为领取丰厚赏赐,于是在上面大做文章。一则,互通有无,其二敲敲竹杠,补贴下军需,给部队置些装备或是发点福利。
1499年2月,也先派遣前来朝贡的使团出发了,使团共计2000人贡马,但向明廷诈称3000,力图蒙混过关,谋求不利之财。
谁让他遇到了分管此事的太监王振了呢?
王振本就歧视瓦刺,敌意外族。不但不同意多给赏赐,还要求来使按实际人头计算;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把朝贡的马匹价格打了两折,刨除运输和差旅费之外恐怕连成本也血本无归,让使者苦笑不得。
使团回报,也先一怒之下大举进犯,于是就出现了文前开头的那一幕。也先亲自率兵攻击大同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可想骑兵之精锐,战力之强大。
瓦刺太师也先
朝议一时间,战报频传,边关告急,朝臣无不忧虑。
明英宗召集群臣朝议,如何对付来犯之敌,如何剿灭藩属宵小?
在这关键时候,太监王振(当时权倾朝野,悄悄搬走朱元璋所立“内臣不得干预朝政,予者斩”那块铁牌的人)力主皇帝效仿先朝明宣宗朱赡基御架亲征,在他看来,这样更能彰显宗主国的地位,有力打击蒙古瓦刺的器张气焰。
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反对明英宗御驾亲征,建议可派其他武将力拒;吏部尚书王直更是率群臣上疏力谏,阻止明英宗出行。
在王振的怂恿下,急于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明英宗朱祁镇毅然决定,亲率将士出征。赶超先祖朱赡基的丰功伟绩,展现超凡魄力。
兵部侍郎于谦
出征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一身戎装,骑高头大马,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带领50万(实则20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朱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护驾从征。
好一幅王者之师。
7月23日,至宣府。7月24日,大军首尾相连,浩浩荡荡,行阵如蚁。可以想象几十万大军,几路纵队出征的壮观景象。正值夏季,北国风光,绿草湧动,兴致盎然,明英宗和王振享受着前呼后拥,指点江山的快乐之中。
这时候,“狡诈”的也先居然不露面。
探子来报,也先部队惶恐天威,主动回撤,可能是英宗亲征皇威所及,也先感到害怕了。如此一来,本次征剿也许会超越祖上朱赡基,在也先不敢露面的情况下“不战而屈人之兵”。明英宗喜形于色。
7月28日,明军依行军路线大摇大摆地开拨至阳和(今阳高),看见满地明军士兵尸横遍野,堆积如山,无不惊惧,也先骑兵的腰刀总是抹向兵士的脖子,让人内心胆寒。8月1月,大军行至大同,依然不见瓦刺部队踪影,王振急功冒进,向皇帝建议,立即北上,炫耀兵威,把战火燃烧在蒙古高原也先的领土上,然后让他自已去收拾残局,打扫战场。
这时,镇守大同的宦官监军郭敬密报王振,说大同以北各路明军惨败,说明也先部战力强悍,千万不可大意轻敌,何况御驾亲征,保护好皇帝应为首要任务。
英宗皇帝一路走来,已隐隐约约感觉到了某种不祥,仿佛正经历着黑暗前的黎明。个人萌生退意,把这个意见向王振暗示,于是经王振建议,经随行大臣一番商议以后,大家一拍即合,同意回撤。
天有不测风云,此时大同、宣府一带连降大雨,后勤部队拖泥带水,粮草辎重无法快速补给,一时间粮食物资捉襟见肘,大军深陷泥泞,风餐露宿,食不果腹,怨声载道。
回撤大计己定,王振又心血来潮,别出心裁,想部队绕道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回乡炫耀,告慰自已的列祖列宗,然后经紫荆关返回京师。这个建议居然征得了皇帝的同意,真是奇之怪也。不过,更怪的事还在后头。
行军40里,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在大军开往蔚县的途中王振明令喝止,要求部队折返重回宣府,从居庸关一线撤退。还用了一个千古难觅的理由,担心大军从蔚州回撤经过他家的时候,害怕庄稼被踩踏,影响当年的收成。(当看到历史这一段记载的时候真让人啼笑皆非,可恨朱祁镇之弱智,对王振言听计,完全被王振掌控,玩弄于股掌之间。不过,王振哪来这么大的神通,这是一股什么样神奇的力量值得探究)。
明英宗朱祁镇
土木堡也先醒了,也先觉醒了!明军回撤,然后经蔚州折返给了他一个明确的信号。他相信这不是计谋,而是明军的愚蠢。说明明军的指挥系统混乱,毫无章法,就这一点,给他攻击明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先如果不是蒙古瓦刺人,一定是个精于军事指挥的帅才)。
从这时候起,瓦刺骑兵发挥了他巨大的优势,也先纵马南策、倏来忽往、挥师突入长城。像猫捉老鼠一样对明军一路追踪。7月13日,他用无可争议的优势击败明军负责殿后的吴克忠、吴克勤部。明军死伤较多,也先大获全胜。
战斗结束,也先还听说,成国公朱勇和永顺伯薛绶领4万大军前来支援,聪明的也先捕捉到了这个细节,快马加鞭,命人在援军的必经之地鹞儿岭(今河北涿鹿西北)侍机设伏,以逸待劳。
明军的悲剧来了。
7月14日下午,明军主力退至四面环山,极度缺水的土木堡,因路途荆棘,大军无法机动,加之后续的粮草辎重没有跟进,王振下令大军在这里扎营等待。(他派出的侦察兵难道到林中射猎打鸟去了吗?),也先一路狂追。
兵部尚书邝埜毕竟是武将出生,他闻到了战争的硝烟,多次建议速去怀来卫城,以厚实的城墙抵御也先的穷追不舍。王振不但不听,反以邝埜“不知兵事”的理由回绝,强行扎寨安营。
明军最后一次挽回失败的机会被王振葬送了。
当晚,也先大部队抵达,看见明军的营寨后放声大笑。他知道这次胜利志在必得。于是,果断命令军队占领土木堡西北、西南要地,控制了堡南的唯一水源。聪明的也先这样做了,这样的部署至少让他赢得了胜利的一半。
明知胜利在望,也先又用了一计。
7月15日,也先主动遣使向明军议和,并用少量的部队假装佯退。明英宗和王振急欲摆脱困境(因大军被困,粮草辎重未到,主要是水源被也先掐断,兵马饥渴),打算派议臣前住也先军营议和,并下令全军撤营找水。
这时候,着急的明军将士饥渴难耐,人马争路,相互践踏,阵脚大乱。
也先会议和吗?不会!战斗即将打响。
趁明军大乱之时,也先带领数万精锐骑兵,潮水般的从四面八方向明军发起猛烈的攻击。明军毫无防备,被瓦刺军大肆斩*,一时间哀嚎一片,到午时,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土木堡;加之明军临时配发火器,少有人会使用,火铳和火器不能发挥作用,毫无战斗力。瓦刺部队横冲直撞,割人头如草芥,伤亡巨大。而明军呢?近二十万将士还没真正参与过战斗就全军崩溃,死伤七八,剩余逃兵作鸟兽散。明英宗朱祁镇变成俘虏,他带去的近100文臣武将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樊忠锤*。整个过程惊心动魄,地动山摇,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堡一片萧*,明军以耻辱似的失败告终。
太监王振
明军的军事错误纵观本次战役,明军全军覆没,皇帝被生擒,其情其景,凄惨无比。但明军一些不可饶恕的错误值得后世警醒。
其一:用人不当,用不知兵事的太监指挥本次战争,这是一个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战略失误;
其二:忽视对手,急功冒进,准备不足,所谓大国的强权意志注定失败;
其三:仓促出兵,士兵缺乏训练,就连装备的火器都少有人使用,说明平时训练战备素养不足,士兵军心涣散,纪律性差,导致失败;
其四:虚荣作崇,御驾亲征,致行军缓迟,前后兵力协调不力,如此行军不吃败仗才怪。
各位读者,您的高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