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淞沪会战第二阶段,战场总指挥还得算是冯玉祥,期间大批援军到达上海,张治中反而沦为第三战区所辖部队的军事主官之一,不久又因为顶撞大BOSS,干脆被解除了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
战役期间,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多次奉命视察前线,每次也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见顾祝同在前线指挥部忙活,而看不见冯司令长官的身影,如果说一次是偶然,多次就不正常了。
经过一番了解,白崇禧才知道冯玉祥根本不在“前指”,也不在无锡的战区长官部,而是在宜兴县的“张公洞”办公。此洞是著名的石灰岩溶洞,号称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40多里的孟峰山麓,距离无锡则有120里之遥!
冯玉祥每天在张公洞写抗日诗,就是不问战事,白崇禧自然要问个究竟,而对于自己不去前线这个事,冯司令长官的解释是:淞沪战场主要是中央军和南方的部队,自己不熟悉,不插手比插手的效果要好得多!
(陈诚和白崇禧在前线)
三、委员长自兼战区司令长官
冯玉祥的回答让“小诸葛”竟无言以对,无论评论其做法是正确还是错误,好像都不妥,可是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既然不参与作战指挥,担个虚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影响了指挥层级的顺畅性。
回到南京后,白崇禧找参谋总长何应钦商量,应该把冯玉祥调离淞沪战场,派到北方去指挥作战。刚好军委会拟在黄河以北、山东河北的部分地区开辟第六战区,且其中许多部队又是西北军余部,比如宋哲元、韩复榘等部。
于是正副参谋总长共同提议,调任冯玉祥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以免在淞沪战场碍手碍脚,委员长听完情况介绍和建议,琢磨了一会照准。于是1937年9月14日,冯玉祥被解除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职务。
老冯到了华北以后,履职效果也非常不理想,一干西北军旧将根本不愿意接受其指挥,甚至冯玉祥召开战区军事会议时,宋哲元、韩复榘也都托词不到,加之日军迅速逼近黄河沿线,第六战区很快就撤销了,直到1940年在鄂西重建。
话说冯玉祥去职后,由谁来接手第三战区呢?此时淞沪战场已经增兵到六个集团军70余万人,如此庞大的军力规模,由于顾祝同还只是陆军二级上将,当主官的“资望”仍不充足。
委员长只好又兼任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同时任命顾祝同以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实际负责一线作战指挥。因此从1937年9月15日起,淞沪会战的总指挥,理论上又变成了委员长本人。
这已经是淞沪会战总指挥第三次出现变化了,而顾祝同直接对委员长负责,可视为实际上的总指挥,没办法,参战部队越来越多,二级上将都扎堆了,“顾百顺”的资历军衔都不够突出。
(顾祝同)
在淞沪会战的高潮阶段,中国军队70多个师的战斗序列是(附属部队不计):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
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顾祝同
右翼军(兵团):总司令张发奎,下辖第8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兼)、第10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
中路军(兵团):总司令朱绍良,下辖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后朱绍良兼)、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
左翼军(兵团):总司令陈诚,下辖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第15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
这里面的张发奎、朱绍良、陈诚等将领,资历和职级都不输于顾祝同,包括桂系的廖磊和土木系的罗卓英和薛岳,顾祝同直接指挥起来也有些困难,没有第一时间晋任司令长官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