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上一篇:
1990年,张学良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祝寿,总算恢复了自由。此刻距离他发动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了五十四年。半个世纪以来,地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大战已经远去,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台湾经过两蒋时代的经济建设,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且结束了威权时代。大陆方面,改革开放已经十余年,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停止了对金门岛的炮击,但海峡两岸对立的局面依然没有结束。
张学良历经岁月蹉跎,重返自由之身,固然可喜。但耄耋之年的他,已是九旬衰翁,剩余的时间不多了,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年,他就会听见上帝的召唤,前往另一个世界。往后余生,该如何度过?在一般老百姓家里,九十岁的老人都会有子女相伴,几世同堂,享受天伦之乐。张学良共有五个子女,前妻于凤至生下了三子一女,如今只有七十四岁的女儿张闾瑛健在,她和丈夫陶鹏飞一起生活在大洋彼岸;现任妻子赵一荻,在1930年生下了儿子张闾琳,到现在也是花甲之年,目前担任航天专家、高级工程师,供职于美国航天署。张学良决定乘坐飞机跨越太平洋,和子女们相见,再朝花夕拾,看望以前的女朋友,聊聊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他对来访的客人王翼教授说:"我就是去看女朋友嘛,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在内地还有女朋友呢!"
听说少帅想要去美国探亲,李登辉表示同意。于凤至得知前夫即将赴美,非常高兴,特意买来了拐杖准备迎接,可惜人还没到,她就命赴黄泉了。在洛杉矶的一块墓碑上,写着"张于凤至"和她的生卒年,旁边还有一座空穴,那是她留给张学良的。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于凤至仍然把张学良视为自己的丈夫。
1991年3月,张学良乘坐华航飞机从桃园起飞,向旧金山飞去,五十多年了,他第一次离开台湾,离开国民党统治的地区,顺利到达后,他与女儿、女婿一起游览了湾区、金门大桥,还品尝了法国菜。女婿陶鹏飞惊讶地发现,岳父虽然已经九十高龄,胃口却相当之好,水果、面包、菜、甜品,全都吃完了,不禁自叹不如。两天后,张学良又不顾身体的疲惫,坐飞机前往纽约,迎接他的,是曾经的女朋友蒋士云,六七十年前,两人有过一段交往,甚至谈婚论嫁,但最后未能成功。张学良被囚禁后,蒋士云奔走呼号,希望国民政府能够释放少帅,若干年后过去了,美丽的江南名媛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留下的只剩下回忆。张学良在纽约住了三个月,行程皆由蒋女士安排,期间还见到了老部下吕正操将军,并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交流。赵一荻没有打扰二人,她到加州和儿子团聚了。
6月25日,张学良结束三个月的美国之旅,返回台湾。海峡两岸最关心的,就是他在有生之年会不会前往大陆,九一八事变过去了六十年,大帅府依然矗立在沈阳,张作霖的墓地许久没有祭拜了,张学良会不会故地重游,看望以前的老部下,并在祖坟前表达自己的孝心?身为久别故乡的游子,张学良多次在媒体面前表达想返回东北的愿望,1991年2月,有记者问到想不想返乡,他说:"我非常想访问大陆,因为那是我的家。"1991年3月,接受《中国时报》采访时,张学良再度重申:"我不排除到东北的可能性,大陆是我的国家,我当然愿意回去。"
中国大陆对张学良是高度推崇的,称赞他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得知少帅有返回故乡的打算,立即将大帅府、张作霖墓葬进行整修,以前张学良创办的中学、大学也予以复校。吕正操带着*夫人的亲笔信,专程赶往美国邀请张学良,希望他能够回大陆看一看,无论是省亲,还是游览,如果想定居都是没问题的。与此同时,台湾记者从大陆发回了一些报道,说张学良在东北的亲属透露,少帅马上就要回去了,大家正积极研究怎么接待,少帅的主要目的是把父亲张作霖从锦州葬到抚顺的"元帅林"。这些消息给人一种感觉,张学良已经和中国大陆商量好了具体行程,就等着拎包出发了。
对此,国民党当局十分关切,李登辉只同意了张学良去美国探亲,没有允许他从美国再飞到大陆去探亲,在台湾的亲朋好友、东北老乡也都很担心,派人前往美国向张学良转达了忧虑。海峡两岸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化,李登辉虽然是国民党的主席,但他内心深处支持的却是台独,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他与大陆不可能一致,必然是对立关系,除非政治态势彻底扭转,否则张学良回归故土的愿望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在美国停留期间,记者问:"您如此想家,这次您有没有打算就便回东北去看看您的故土,看看老父亲?"张学良回答:"当然我是很愿意回到大陆,但时机尚未成熟""假若两方敌对问题完全没有了,我就可以回去"。
还有消息说1992年9月张学良本计划前往大陆停留几个月,但日本明仁天皇准备10月份访问中国,张学良如果成行,必然出现他与天皇同时访问的情况。少帅人生的转折点就是九一八事变,他与日本有血海深仇,让他和明仁同时访问是无法接受的。1993年,蒋纬国邀请张学良一起前往大陆,两人分别前往沈阳、溪口等地,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能成行。如果大陆有活动需要他出席,一般都是安排亲朋好友代为前往,比如邓颖超逝世,张学良便委托侄女进献花篮,缎带上写着:"邓大姐颖超千古,张学良赵一荻敬挽";1993年4月,东北大学即将复校,邀请老校长参加典礼,张学良只是在台北题写了"东北大学"校名,却无法前往参加,因为时机不成熟。
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去呢?对于张学良来说,没有答案,毕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1993年年底,他又做出了另一个重要决定:移民,他要离开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台湾,前往美国夏威夷居住,那里有美丽的海岛风光,还有他的弟弟张学森。张群、张大千等人去世后,张学良在台湾的故旧、好友凋零殆尽,对他照顾有加的宋美龄也移居纽约蝗虫谷,在台湾继续住下去没有什么意思了,还不如找个异国他乡颐养天年,彻底告别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在檀香山,张学良主要的爱好是听京剧,再从事一些宗教活动,在那里他度过了百岁生日,但因为年纪已经大了,生活多有不便,能活一天是一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等待上帝的召唤。
2000年,台湾传来了重磅消息,国民党下台了!真是有生之年系列,张学良竟然能够活着看到国民党下台的一天,真是唏嘘不已,暗想当年,蒋介石在的时候,国民党是何等威风,将他囚禁了半个世纪,如今也会沦为在野党。有一次,郭冠英问张学良:"那国民党呢?他的目标何在?中国的前途命运何在呢?"张学良回答:"国民党的问题,积重难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时也说不完,过去,我参加党内会议,老先生皆在会上给我下个条子,叫我不要说话,怕我放炮。党内皆在混,没人认真。"当然,现在台湾是谁的天下与这位昔日的少帅没多大关系了,2000年最让他痛心的是赵一荻去世了,张学良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不愿意放开,直到一个多小时后,他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勉强离开医院。风雨同舟几十年,相依为命,虽说人事有代谢,死亡,是所有人无法逃脱的宿命,可这一天真正来临时,又变得难以接受了。
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平静地走了,享年101岁,跨越了两个世纪。记者曾问及养生之道,他说:"我没什么养生之道,就是好吃好喝,我内人的菜烧得很好,平常我白开水、茶、咖啡都喝,走路运动,就是这样而已。"张学良的灵柩没有葬在台湾,也没有葬在大陆,而是就近安葬在檀香山的"神殿之谷"纪念公园,香港著名的航运人包玉刚也葬在那里。大陆举办了一系列悼念活动,台湾当局也发布了陈水扁的褒扬令,称赞张学良在东北易帜、中原大战等历史事件中的功绩。年轻人总感觉张学良是个很遥远的历史人物,其实他才去世了二十年,不过,按照张学良自己的说法,他在1936年就已经"去世"了。
唐德刚:"汉公,你说你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
张学良:"失败。"
唐德刚:"为什么?"
张学良:"一事无成两鬓白。"
……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