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时,由于都城在上都 (今内蒙古多伦诺尔),人员往来十分不便,后来决定迁都到北京。当时的北京是金中都,城东北是园林区,有海子、园子,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忽必烈决定建都北京,当时叫做大都城,也是汉人刘秉忠进行规划的。
元大都呈正方形。南城墙开三门,中为丽正门,东为顺城门,西为文明门;西城墙开三门,南为平则门,中为和义门,北为肃清门;东城墙开三门,南为齐化门,中为崇仁门,北为光照门;北城墙开二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
四面城墙为砖城,城墙笔直,没有一点弯曲,城墙都有马面,在各城门处都建造瓮城,唯有齐化门与和义门的瓮城为方形,其他城门的瓮城均为圆形。周围有护城河环绕。
全城的各个城门之间道路不直通。从丽正门进城后,正对皇宫,一直往北到海子。从文明门进城,往北到光照门内大街,相交成为丁字路。从北部健德门进城后,大街往南直通海子,拐向东南。从安贞门进城,往南直通崇真万寿宫。东西方向的大街也不直通。从齐化门到平则门之间有皇宫、太液池相隔;从崇仁门到和义门之间有海子相隔;从光照门到肃清门之间有北宫相隔。这些都是城内的干道,但不直通。城里有很多东西方向的胡同,在胡同内建四合院住宅。这就是元大都的“大街小巷”的布局方式。
城内的建筑有官府、寺院、庙宇、仓库、皇宫、苑囿、佛塔、殿阁、草场⋯⋯一一穿插在全城之中,占去许多有效用地。其他如河道、海子、太液池等,也用掉许多地方。
城内的皇宫甚大,根据《辍耕录》所记,长宽有480步,大体上与现在的故宫差不多大。
丽正门是元大都的正南门,从天街可以直通。据明萧洵 《元故宫遗录》:“南丽正门内,曰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内数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周桥,⋯⋯度桥可二百步,为崇天门。”
元大都和义门
元大都纯粹是根据《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图式样,按照“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制度设计的。元大都是一座对称式的城池,城中有很多海子,海子的形状、大小、位置,都是不对称的。外国人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大胆创造。这种设计方式是历代都城所没有的,到元代才这样做,这确实表现出大胆的设计智慧。
元大都平面图
全城的水道也有总体规划,先规划好城内的水道系统,然后才施工建设。这样的施工设计方式,是中国古代哪一个城池都未能做到的。当时除刘秉忠之外,郭守敬也参与了设计。到今天,700多年过去了,上下水道仍然畅通。这说明我们祖先的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
元大都有300多个火巷,实际就是直通的胡同。
元朝末年大都北城失火,火烧的时间很长,把大都北城的房屋都烧掉了,很长时间北城都破破烂烂的。到明代规划北京城时,把元大都北城墙以南5里全部毁弃,北京城的北城墙南移到今安定门、德胜门一线,然后在南城又加建一座外城。
元大都(右上)与金中都(左下)的关系
元大都城内的园林、苑囿很分散,对城池的防卫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太分散了,以致无法管理。
元大都土城遗址“蓟门烟树”
此外,元大都的水井特别多,大部分遗留到明清时代,甚至到今天还在使用。例如至今尚存的东、西苦水井,小甜水井、水关、大井沿等。元大都的很多建筑别具风格,以游牧生活为主题,体现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在宫廷中尚有蒙古包,宫廷、庙宇、寺院用方柱,还包上毡毯。
元大都及城内延春阁、大明殿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