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清时期欧洲传教士来华,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迎来了新篇章。有趣的是,近年来,不乏古代文化爱好者将传说与历史杂糅一处,甚至有学者抛出了犹太人源于商人的旧都“亳”、耶稣即中国古代圣王“颛顼”、耶稣就葬在松花江畔的扶余市等令人大跌眼镜的论调,所以不得不感叹并论证一下了!
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误会和玩笑
比如耶稣到底是河南人还是东北人这个问题,听来荒谬似玩笑,但这种令人无奈的误会,何尝不是不同文明在交流碰撞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呢?就好像“印第安人”之所以成为对美洲原住民的统称,不就源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误将美洲岛屿误认为是那个在古希腊史书中就有记载的、位于远东、温暖富饶的“印度”吗?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我们虽然早已能够分清“印第安人”与“印度人”的区别,但“印第安”“亚马逊”等源于古希腊历史传说的地名仍旧留存了下来,也不失为对一段文化交流史的见证。
同样,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也面临着适应中国文化的问题。明朝末年利玛窦来华后穿着儒生服饰、学习中国语言便是很好的例子。直至清末民初,这种西方宗教在中国的适应、或者说“在地化”的发展仍旧有许多例子,比如说1873年的上海《申报》便称圣诞节为“西国冬至”,以期借助重要的传统节日冬至来普及基督教的圣诞节;还有民国时期陆鸿年、陈缘督等信奉天主教的画家所绘制的《我主圣传图》,绘画笔法基本都是中国传统的工笔,圣母、耶稣等形象也取材自中国传统人物画。正是因为中国人“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以及党和国家对信仰自由的一贯支持,所以发展至今,这种文化融合不仅没有断绝,而且有越来越多“通俗化”的新现象出现。比如河南坠子版的《赞美耶稣》、豫剧《耶稣娃》等,都是“圣经故事”的中国化演绎,即便其中“冬至过了那整三天,耶稣降生在驻马店。三仙送来一箱苹果,还有五斤肉十斤面”之类的唱词成为了网络段子手调侃揶揄的对象,但也不失为一种“民俗化”的演绎。
相对地,有些传统文化爱好者,出于各种原因,对“耶稣”及“圣诞”的相关传说进行的所谓“历史考据”,似乎就在倡导开放包容的当下显得有些奇怪了。例如有人认为“耶稣(Jesous)”与“颛顼”的古音相通,所以耶稣就是颛顼。如果按照这样草率到无法分清“李逵”和“李鬼”的理论来推理的话,那么桃花潭畔送李白的汪伦是不是就该叫沃伦(Warren)?“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杜牧也可以叫多姆(Dom)?而搅乱盛世唐朝的安禄山就一定是亚历山大(Alexander)了?
又比如说,有人因《山海经·海内经》中“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的记载,就说若水地处西域、颛顼降生于若水就是指耶稣降生于约旦河畔的伯利恒。且不说“若水”可能根本不在西域(《山海经·海内经》中明言“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光是这种用现代世界地图来套用古人地理观念的做法就有待商榷。如果在中国西边的河就是“若水”,那为什么不是同样在西边的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乃至尼罗河,而偏偏是约旦河呢?更有甚者,有些人因为《山海经》中颛顼死后复活的记载与宗教传说中耶稣死后复活的情节相似,就一口咬定颛顼便是耶稣、《山海经》所言便是日后宗教故事的底本。
笔者不得不感叹:喜爱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切不可将中华民族的温柔敦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全部抛之脑后,打“文化自信”的幌子,开“数典忘祖”的玩笑啊!须知,《山海经》中颛顼的复活并非简单的“神迹”、更非浪漫的“想象”,而是融汇了中华先民的生活经验与伟大智慧的珍贵记忆!
何不“美美与共”?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的知识宝库,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海经》部分是依据承载神话知识的上古图画叙述而成,经文中经常“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这样的画面。正如神话学家刘宗迪教授早就指出过的,《海经》原图可能与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的帛书相似,是对于岁时月令的一种图像式表达,只不过《海经》的记录者并不能很好地传承那原本口耳相传的神话知识,而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来描述了图中所绘。所以现在我们于《海经》中看得到关于“颛顼”故事,却未必能领会神话所蕴含的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via 社会科学报 点击“了解更多” 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