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10年的惠州水巴还有希望吗?
差不多在10年前,惠州将要开通水上巴士的消息铺天盖地,听起来已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且近在眼前。然而至今已过去将近10年,惠州水上巴士依然没有一点眉目。
惠州历史上曾依赖东江的轮渡作为重要交通方式,随着一座又一座大桥横跨东江,惠州的轮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014年,有惠州的政协委员提出利用东江资源重开惠州的轮渡。2016年,惠州发布《惠州市构建现代公共交通城市发展建设规划(2015-2030)》,首次明确将水上巴士纳入公共交通体系。这个规划的期限目前只剩下5年的时间。
当时惠州规划了3条水上巴士航线,主要途径市区的东江和西枝江,从江北的木墩湖到河南岸的中信水岸城,一共17个码头站点。惠州大桥北桥头是三条航线都经过的站点。
惠州水上巴士被设计为兼具通勤与旅游功能的公共交通工具,旨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同时3条航线将朝京门、合江楼、文笔塔等景点串联起来,助力惠州打造"全域旅游"城市。这个规划一出,一片哗然。有些媒体把惠州水上巴士的事情描述成板上钉钉,不少惠州人听说后满怀期待,抱着激动的心情在讨论这件事。
后来,惠州市交通局专程跑到广州和兰州考察水上巴士,结果一算账,发现这玩意太费钱了,根本不划算。根据他们的估算,单建造码头和船舶这些基础设施就要将近1.2个亿。航线开通后,每年的人工、油钱等正常运营成本就超过4500万,这还不算船舶的折旧和维修保养。
也就是说,航线全程的票价得定在26元以上,并且每趟船都要坐满人的情况下,才能收回每年4500万的最低成本。当年在惠州乘坐16公里的出租车大概是37块,乘坐分段收费的公交车最高才3块5,26的票价放在10年后的今天也不便宜。
最近两年,又有惠州市民在网上重提惠州水上巴士的计划,惠州市交通运输局对此回复说:水上巴士项目成本高、收入低,连收支平衡都难以实现。为此惠州计划通过市场化模式让企业来投资、建设和运营水上巴士项目,可想而知时至今日也没有一家企业有接手的意向。
就在这几天广州又一条水巴航线即将停运,广州高峰时期13条航线目前只剩下3条。这几年广州水上公交年均亏损超过7000万。
汕头的"一元轮渡"这几年可谓是火出了圈,今年春节期间汕头的一元轮渡更是创下了单日客流量3.2万人次的记录。听起来情况好像很不错,但实际上汕头轮渡成本一直在上涨,上调票价阻力又大,"一元轮渡"便成了"一元困局",亏损严重甚至发不出员工的工资。
总而言之惠州水上巴士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的困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惠州水上巴士大概率是没有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