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大禹是华夏第一个王朝夏的创始人。他最为广为人知的传说是治理大洪水。
《山海经》《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均记载,殛鲧羽山,尸体三年不腐,祝融吴刀剖其腹而生禹。
大禹的出生地是羽山。
羽山在哪里?现在什么样子?不妨跟着笔者的脚步,探访一下我们华夏祖先的足迹。
羽山位于山东省临沭县和江苏省东海县边界处。从临沭县城驱车50分钟,沿峰泉公路经临沭县石门镇界沟村入东海县,穿越温泉镇的东南庄村,到达羽山南面。
相比其他地区的高山峻岭,羽山实在有些“娇小”。从温泉镇东首看,羽山只不过是一个刚刚高出地平线200多米的山丘。资料显示,羽山海拔269.5米,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1.5公里。羽山前后的百姓有“羽山放扁,离家不远”的说法,意指羽山即微矮又窄扁。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华夏人心目中的地位,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羽山不高,但很夺眼球。其四周方圆百余公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只有羽山墩立而高兀。其四周有大小水库五六座,其中山南脚的温泉水库最大,且位于羽山正南。有这几座水库环绕,更显灵秀挺拔,平添了几分神武气质。
好了,闲篇少说,开始登山。
公路紧贴羽山脚下,车辆拐进山路不足百米就到了景区门口。进景区的山门是一道横杆,此时紧锁,四周杳无人踪。我只好将车停放在进山大门的一侧。沿山路自西向东行走。行约千米到一宽阔地带,此处便是羽山之中间地带。抬头仰望,尽管海拔不高却恍惚有壁立千仞之感,原因自是因为山势极陡峭。从这里远眺,羽山东西连绵三公里中有四个显著的高峰,中间两个较高。观察良久,感觉此处根本无法攀登,只好继续沿山路向东,再行千余米,则有一石土参杂的被游人踩踏而成不事修造的山路。
爬至最东侧的峰顶,开始微微出汗,拉开衣襟稍事休息间,突然意识到,一个小时内竟然没看到一个人,不禁有点小小的紧张:这山上可是有屈死的先人鲧的魂灵啊!老祖宗万一看我瘪眼,弄出点怪异神道来吓唬咱这个心小后生咋办?
想着有些可怕,正准备打退堂鼓,从山顶下来一对夫妻。他一口“峁腔”(临沭人对江苏人都称峁子,相邻的江苏东海人则称临沭人为侉子),说:平日人少,节假日满山都是人。从这儿沿山峰一直向西就可下山。
他们的出现令我勇从胆边生,迈开大步勇敢西进。
第二个峰顶是羽山最高峰,仰观石峰,发现中间巨石顶端有错落有致的纹路,开始疑似有人雕刻。细察非也,完全是风雨侵蚀所致。但又神思,这么多石头怎么就偏偏在最高的峰头上有这类似文字的侵蚀纹路呢?说不定是先祖的天书也未可知!也许有一天,哪位高人能以此天书解开数千年的华夏帝王的密码。
再往前攀登,在第三个峰顶,又惊喜地看到另一个天书,只不过这面天山像极了书法家的印章,难不成这是先祖写完前面的天书后在这儿盖了个名章?
继续行走,突然发现峰顶之石多象形且栩栩如生,这些形象鱼类居多。
四个峰顶用了近三个小时,只有在西面的第二座峰顶有一个就着山势做的一个巨型头像雕塑,其他未见一处类似殛鲧地,大禹诞生处等人为印记。然,山上比比皆是的象形石,一面天书和一方天印,让我深信,羽山就是大禹诞生之地。但大禹绝非是从三年不腐的老爹的肚子出生的,即是人,大禹一定是娘生的。
至于是怎样的故事,待我再来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