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南通的新年献词提出,南通要努力成为“新苏南”“北上海”;今年2月的南通两会上,打造令人向往的“北上海”“新苏南”被明确写入《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
“北上海”“新苏南”对南通而言,都不算新词,但究竟要做“北上海”,还是“新苏南”?南通的答案是:全都要。
在南通,“北上海”的提法早已有之、时常出现。自2003年,南通明确提出“接轨上海、服务上海”以来,曾有过“后花园”“上海北”“北上海”等提法。那一年,南通正加紧建设苏通长江大桥,力求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使“北上海”的称号更为名正言顺,2008年6月苏通大桥正式开通;2005年,在上海举行的长江口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南通市领导表达了对沪崇苏大通道(即崇启大桥和上海长江隧桥)的满怀期待,因为如果这座大桥建起来,长江天堑将变通途,2011年底该通道全线贯通。
南通民间有“南通五怪”一说——狼山无狼、观音山无山、长桥不长、南大街不大、南通南不通,五怪其以“南不通”为甚,2008年以前,南通向南只能依靠轮渡过江,每遇大雾、大风天气,轮渡停航,南通就会“南不通”。不能看出,南通从空间地理上的“上海北”变成区域经济概念上的“北上海”,造桥的重要性。正如南通一位招商干部所说,以前发挥“北上海”区位优势,出台各类优惠政策,便可用空间换资源,“坐等”项目转移。
再说“新苏南”。南通与苏南本就渊源颇深,1980年,继常州之后,南通成为我国又一个人均工业产值超过万元的中等城市,次年在全国220个城市中工业经济效益名列前茅,成了“明星”城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多次到南通考察,发现南通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层次均与苏南相近,便把南通放在“苏南模式”中进行考量,讲话和文章中常将南通与苏州、无锡、常州并称为“苏锡常通”。到了20世纪90年代,苏南凭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立体化交通,持续快速发展;反观南通,因缺少过江通道,与苏南的差距越拉越大,甚至到1997年4月,南通连续13个月工业经济负增长。
2005年前后,江苏急欲再造一个“新苏南”,南通、扬州、泰州等苏中城市跃跃欲试。当时,随着沿江高速公路、跨江大桥、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拉近了苏中与苏南、上海的距离。为此,江苏大力推进沿江开发战略,通过对苏中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进而辐射苏北,促进全省经济均衡发展。三地均重视“跨江联动”的力量,其中南通将主要联动方向放在上海,但苏州的辐射源亦未错过,全面借桥发力。
如今,南通市委*王晖明确提出,南通要着力建设“一枢纽五城市”,努力成为“新苏南”“北上海”。其中“一枢纽”表明交通依旧是南通的重中之重,未来南通要实现“八龙过江”。王晖说,“一枢纽”要突出交通先导,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到“十四五”末,南通将初步建成通州湾新出海口,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推动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等铁路以及海太等过江通道开工建设。基于此,南通便可通过跨江融合借势借力,实现更深层次对接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支撑带动北沿江发展和苏中崛起。
老词新提,放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大背景下,有新意义。“北上海”强调南通与上海的“一体化发展”关系,同时侧重前述的辐射能级强弱,而“新苏南”更强调自身发展水平高低。
南通打造“新苏南”已有一定基础:2020年,南通成为江苏第四座“万亿之城”;南通长江边的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修复成为全国典范,也成了市民休闲新去处;与此同时,至2020年末,南通人口净流入16.61万人,这是前七次人口普查中,南通首次呈现人口净流入。南通正越来越令人向往。2月底,南通首次由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表决结果显示,20个项目涵盖教育、卫生、养老、就业、交通等领域;3月初,南通决定从今年起推动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集聚,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力争到2025年末,南通年轻常住人口年均净增不少于4.2万。
曾经,苏州的成长史羡煞了南通人。“下一个苏州就是南通。”十多年前,时任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曾如此断言。在他眼中,有个更大的上海:“东上海,就是浦东,西上海就是苏州无锡,南上海就是杭州湾地区,北上海就是南通。”如今,他提到的区域,包括杭州湾地区的宁波,无不是万亿城市或城区。
南通过往的发展轨迹,也是南通打造“北上海”“新苏南”的底气所在。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任俊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