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以和氏璧为传国玺,历经一千六百余年,是最早举世闻名的华夏国家象征。而今,再提及中国象征,世人脑中立刻浮现的当属一座恢弘建筑,它的原名叫承天门,后于顺治八年更名天安门,是明清皇城的正门,也是北京城的中心。
一九四九年,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天安门便成为了万千中国人心目中最神圣威严的政治代表,似乎只要一提及它的名字,中国人就会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情绪。
但你真的了解天安门城楼在新中国的故事吗?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正式对外开放,当时的票价多少,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吗?
01,"想要登上祖国心脏的心脏"故事要从一九八四年的九月说起,一封署名"华兴"的信件被送到桌案上。
这个人在信件里说,自己从一九五四年自上海至北京,便一直梦想着能"登上祖国心脏的心脏"天安门城楼,三十余年始终坚信自己的白日梦会有实现那天。
此后,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华兴所愿,受到中央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在多位*圈阅信件后,当时的中办主任王兆国立刻给予批示,请北京市政府提出具体的建议,报给中央审批。
一九八六年的五月一日,天安门城楼开始接待参观者。但这次开放并非面对广大群众,而是仅限中央或者驻京部队人员以及人大代表和劳动模范等特殊人群参观,且在登楼前,相关人员必须登记个人信息,经严格审查,才能获得正式参观资格。
那段时间,人人皆以能够登上天安门城楼为荣,因为哪怕是各部委的领导们,想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包括天安门城楼的管理人员和整修清扫人员同样无法随意进出天安门城楼,需要严格政治审查以及向中央警卫递交登楼请示。
而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天安门城楼则依然是遥不可及的奢望。所以,开放天安门城楼的呼声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直至一九八七年的七月,北京市旅游局一封报告为人民群众登上天安门城楼这件事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02,"已有铺垫,是水到渠成的事"当时担任北京旅游局局长的薄熙成说,一九八八年是"北京国际旅游年",又恰逢中国农历的龙年,他很希望促成天安门城楼开放一事,以此"打响旅游年第一炮"。
他的话打动了时任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的杨登彦,在杨登彦的支持下,薄熙成当即写了一封申请开放北京天安门城楼的报告递交北京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