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最穷五个县,怀化首富前50名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2-11-26 00:47:38

红网时刻记者 王石磊 通讯员 谌洁萍 唐露青 溆浦报道

怀化最穷五个县,怀化首富前50名(1)

山水宜人的大美三江。

初秋的雪峰山脉,云雾缭绕,绿意葱茏。沐浴着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地处怀化市溆浦县东部的三江镇,立足生态优势,抓“双基”建设,兴产业发展,增内生动力,激活脱贫“一盘棋”,于2020年成功出列,正向乡村振兴之路奋勇迈进。这个溆浦县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从昔日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的“穷山沟”,蝶变为山坳里飞出的“金凤凰”——2463户,9092人的贫困群众摘帽、一条条道路被拉通、一座座桥梁平地起、一幅幅宏图在眼前,在含山蕴水的格律中掮起一幅人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谋致富:让党旗在脱贫攻坚路上飘起来

怀化市溆浦县三江镇由原岗东、善溪、两江三个乡合并而成,与新化、安化两县搭界,辖23个村,总人口3.5万人,是溆浦县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

“你看,我家现在住的是这栋漂亮的房子,依山傍水,全是政府出钱帮我修的。更要紧的是,在三江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村干部动员我利用河边的空地养鸡,每年收入能净挣四五万哩。我们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真感谢政府对我们家的帮助。”8月10日,在溆浦县三江镇朱溪村美丽乡村宽阔的水泥村道上,从河南嫁到朱溪村的媳妇商永杰对红网记者说了这样一番朴素的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三江镇党委*赵永生的话来说,三江没有先天地理优势发展工业,那么就立足特色,立足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政策,在这里面开拓思路,找到一条让百姓发家致富的可行之路。

面对重重困难,三江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党旗高高举起来,让党徽闪闪亮起来,按照“硬件升级、软件变硬、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以建设群众“生产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党组织为目标,大力加强村“两委”建设。

新选拔一名政治素质硬、公道正派的党员任村支书,配出好班子,用共同富裕的新农村美好蓝图凝聚人心,添置必要的办公设施,采取党员领衔项目制,由党员领办村级项目建设,分片联系群众,实现全覆盖。

开好会,群众说了算。党组织把会开到田间地头、开到农户院子,村级发展的大事,通过群众代表会集中商讨确定。引好路,带着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

党建强起来,脱贫就有了力量。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引领下,三江镇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以大户为基础,采取财政奖励、金融产业财政贴息等办法,通过流转土地和“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投入产业专项资金,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

龙泉山村与江东村在2015年由扶贫资金为原芭蕉、正江、锡泥三村共计241户807人按照人均630元的标准入股绿缘花卉苗木合作社,目前苗木种植基地已扩大到300余亩,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在锡泥、芭蕉、正江等地发展成了一条靓丽的风景带,与美丽乡村、龙泉寺旅游开发建设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在黄羊养殖与花卉苗木初具规模的同时,其他产业也遍地开发,朱溪村茯苓种植30亩,亮坳村母牛养殖50头,正江村花卉苗木种植300亩,木壕村养牛规模扩大到50头,雾菁茶叶基地转移当地农户就业80余人,梅兰村因地制宜,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建起了红薯粉加工厂,农民收成一下增加了2000多元/亩,还调动了邻县金凤乡太坪村农民的种植热情,纯天然无污染的红薯粉成了“抢手货”。

怀化最穷五个县,怀化首富前50名(2)

三江镇党委*赵永生听取贫困群众心声。

强基础:特色产业让村庄靓起来

一排排整齐划一具有民族风情的建筑,一条宽阔的水泥村道,一个宽大的村民休闲广场,一个绿树葱郁的乡间公园,一座设施齐备的幸福公寓,颇具规模的养殖合作社……初秋时节,记者在三江镇朱溪村见到了一个呈现出现代农村样式的新村。

而前不久,这里还是一片荒山。朱溪村正发生着看得见的变化,而这变,来源于三江镇政府推行的美丽乡村建设。

据湖南省体育局驻朱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第一*王飞介绍。2015年4月,他被派驻到朱溪村。“刚到这里时,这里就是典型的边远农村,田不多,山也不绿,村民也不富裕。”王*对朱溪村的第一印象并不很好。三江镇朱溪村辖25个村民小组,574户,总人口2270人,由原朱溪村、竹园村、梨园村合并设立,距镇政府驻地10千米,辖区面积27.02平方千米,为三江镇地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

在这样一个人口分散、没有产业基础的村里开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好在王飞没有被困难吓住,坚持发扬体育工作者雷厉风行的优秀作风,在省体育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改变所在乡村命运的驻村工作。

怀化最穷五个县,怀化首富前50名(3)

三江镇党委副*,镇长邹锡华走访贫困户。

王飞的发力点就在于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个有利契机,立足精准扶贫,开始一步步改变这个村,目的就是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王飞说。

朱溪村认真分析自身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根据贫困户最为迫切的住房和基础设施需求,发展特色扶贫项目,根据村里自然环境条件,经过专家多次考察和省体育局领导现场分析研究,并于2016年12月7日在朱溪村现场召开的局党组扩大会议上,确定将朱溪村打造成全省第一个体育休闲“小镇”,以体育休闲类项目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促发展:公路畅通让村民生活好起来

炎炎烈日下的八月,沿着蜿蜒公路盘山而上,凉风和薄雾被慢慢拨开,“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公鸡村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唯见环山水泥路四通八达。

公鸡村,地处三江之北,共8个组,221户753人。5年前,这里的进村路坑洼泥泞,也无一条通组水泥路。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村庄成了“肩挑背驮去赶场,有女不嫁公鸡郎”的荒蛮之地。一难变万难,深度贫困村名副其实。

“我第一次到村里时,越野车都开不上来,全车的人下车推了好几段路。”中航工业长沙五七一二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公鸡村的后盾单位,工作队长甘波每当回忆起“进村初体验”的经历时,眼下怅然。

“一定要把路通到每家每户。”甘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自2015起至2019年,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在镇村干部与后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硬化村级公路12公里、组级公路7.5公里、户户通9.1公里,“致富路”渐渐被打通,出行难行路难成为过往。

“党的政策暖人心,党的恩情比海深,我们衷心感谢*!我们的支书叫成志强,克己奉公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飞机公司来帮忙,使得公鸡面貌大变……”公鸡村二组贫困户陆继青有感而发地唱着自编的山歌,歌声在山间回绕,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一条条山路蜿蜒而上,盘旋在一座座大山中,将一处处村居串联了起来,不落下一户,如同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一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成为现实,公路串联山山水水、沟通村村寨寨,成为了三江脱贫攻坚的有力见证。

在三江镇石牛寨村的梅通片区,通往山外的路只有一条,渡船过河是必由之路,靠坐渡船进出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艰难。

“这桥修通了是天大的好事,政府给我们修了这么大一座桥,心里真的很高兴。”石牛寨村老摆渡人罗福中看着耸立在屋前的大桥欣慰不已。他和他的老伙计陆远雄,对这座连架起石牛寨百姓血脉相连的大桥有着特殊的感情。

石牛寨村隐藏在大山脚下,山色如黛。它位于三江镇东南方向,由梅通村、石牛村和大兴村3个村合并而成。站在石牛寨村的山头眺望,四周群峰似涛,一条大河在脚下转了一个弯,奔流而下,河两边山风氤氲,雾气重重。

石牛寨村的梅通片区与石牛大兴片区隔河相望,大河似乎将梅通搂进怀抱,与世隔绝。2013年,因下游修水电站水位抬高,出入梅通片区的铁索桥被水淹没,从此村里多了两位摆渡人罗富中和陆远雄。

“我和老陆两个人24小时轮流值班,来人了就去拉一下船,半夜也拉过,不能耽误别人出行。”罗福中回忆道。

船儿飘,船儿荡。由于环境闭塞,河流险阻,石牛寨村经济较为落后。要让山外的人走进来,山里的货走出去,架好这座桥是当地人祖祖辈辈的愿望。

2018年以来,镇村两级干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石牛寨村两岸跨河大桥修建提上日程。2019年底,大桥开工建设。如今,宽7.5米、长88米、高11米的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石牛寨村梅通片区彻底告别了“摆渡时代”。

穿越层层云雾,天堑变通途,蜿蜒如带的河水贯穿全镇。三江镇成建制合并以来,新建大桥4座。“脱贫桥”也是为民致富的“幸福桥”,让脱贫道路踏踏实实踩在了老百姓的脚下。

怀化最穷五个县,怀化首富前50名(4)

公鸡村村组道路航拍图。

树新风:文化建设让民风美起来

从三江高速口出发,沿高速连接线一路前行,途经千年古寺龙泉寺和龙泉山红军*医院,翻越山峦葱翠的紫荆山风力发电区,在人文美景的尽头就是吴春香的老屋场。

吴春香是龙泉山村16组的贫困户,三代居住的老屋在紫荆山脚的斜坡处,十分破旧。“以前我们房子非常偏远,两个满崽念书不方便,上下学要走1个多小时。”吴春香和丈夫何艾国谈起以前的老房子,还是有些心酸。

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8年,吴春香一家7口搬到了高速连接线沿路的西湖易地搬迁安置点-长思小区,家住5楼。经过简单的装修,干净整洁的家跟城里的小洋楼没两样。小区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小孩的上学路只要10分钟。

为了让搬迁群众有拥抱幸福生活的底气,三江镇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深入实施就业帮扶“五个一批”工程,精准帮扶搬迁户就业。新冠疫情后,为最大程度减少防范因疫致贫风险,三江镇组织多场劳务技能培训会提升贫困户就业竞争力。

今年,长思小区继续聘用吴春香为环卫特岗,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以前我理想的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视电话,现在党的好政策让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一切让我觉得很幸福!”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半边。”顺口溜所说的就是农村旱厕的窘境。

“以前厕所一到夏天就苍蝇蚊子乱飞,味道难闻,改造后的厕所既卫生又方便。”三江镇青树村7组村民刘美娥说,“我家以前一直使用旱厕。去年,听说有“厕所革命”的好政策,我主动报名参加。”走进刘美娥家干净亮堂的新厕所,很难想象以前苍蝇乱飞的样子。

厕所虽小,却是民生的镜子。三江镇把旱厕改造作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脱贫攻坚补短板、群众得实惠的重要抓手,实行责任到户到人,一竿子插到底,蹲点到村组齐抓共管。

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2019年以来,三江镇突出抓好村民文化涵养,持续引导乡风民风,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孝亲敬老等传统文化精华。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开展身边脱贫故事微访谈,持续深化“文明户”“脱贫光荣户”“致富之星”“十大孝星”等创评活动,培育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组和谐的农村社会新风尚。

三江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修建文化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同步配套文体设施。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推进思想教育引导。同时,还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栽植花卉苗木,明确“包卫生、包绿化、包有序”责任,依托公益岗位保洁员提升公共区域整洁度,以美丽宜居环境涵养提升村民文化素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精神文明建设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在给三江镇带来可喜的变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