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有哪些景点和特色,兴化有哪些景点免费的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2-12-03 17:38:30

在东罗村一直游玩了3天时间,期间住宿在村子里的民宿中,民宿非常有特色,每间房屋都有一个小院落,院落中种植了许多的花果树木及油菜花,走进院落,芬芳沁人心脾,让人格外的舒爽。

兴化有哪些景点和特色,兴化有哪些景点免费的(49)

房间装饰也非常有特色,复古与现代气息不谋而合,简约而不失典雅,窗户是大大的落地窗并开有一道门,窗外是一个小阳台,再远处则是水上油菜花田,住在这里简直就像是住在田园间一样,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兴化有哪些景点和特色,兴化有哪些景点免费的(50)

房间内还悬挂有许多手工编织的小竹篓,如果女孩子住在这里的话,穿上一身漂亮的一幅,跨上小竹篓漫步油菜花田间或坐在船上,那景色一定美极了。

既然来到了乡村旅游,特色的乡村农家菜那是一定要品尝下的,这里的菜肴食材都是取自当地,有地里的、有水里的,不仅绿色生态而且味道非常的地道。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除了油菜花田,其实兴化还有许多值得游玩的景点,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就是其中之一,游览过油菜花后我们就去了这里。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坐落在兴化李中镇,距离兴化油菜花景区不远,1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是兴化市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在景区在做优惠活动,门票加水上竹筏一共45元每人,如果是泰州当地人的话还可以免大门票。

公园的规模非常大,足足占地有2000多亩,是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公园,里面栽种有10万多棵水杉、池杉等树木,杉树不仅高大且非常的笔直,不过这个季节的杉树叶子较少,夏季或秋季时的这里一定会更美。

如果你之前也曾来过兴化,会发现这里随处可见的河道,河网密布、河流众多,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虽然这里处于江北地区,却有着江南小桥流水的风情及秀美的景色。穿过这座古廊桥,就走进了公园的核心,里面不仅可以泛舟水上,还可以欣赏到醉美的二月兰。

虽然,此时的水杉、池杉等树木枝叶并不繁茂,但林间大片大片的二月兰已然盛放,为这片水上森林增添了许多生机,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模样。

之前在南理工也曾观赏过二月兰,不过今年由于特殊原因是不允许外人进去参观的,但这里相比那边的二月兰要更多,且开得非常旺盛。

吸引我前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公园中每天都有人工造雾,上午和下午各一场,待人工造雾开启后,水雾弥漫在树林中,格外的梦幻。

这里拍人像也非常的梦幻,不过如果枝叶更加繁茂一些效果会更好,尤其是置身于两列林木之间,那种纵深感效果非常赞。

最初时这里并非现在这番模样,而是一片荒滩沼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人利用这些荒滩开辟了一条条垛格,并栽种了10万多棵水杉,形成了如今的“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中有鸟”的水上森林景观。

水上森林的最佳方式是乘船游览,一行人坐在木筏上,木筏缓缓地行驶在水面上,似乎一下子置身在了森林王国之国,这里鲜花盛开,鸟类不时从空中盘旋飞去,鸟语花香,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当然,在林间还铺设了木栈道,乘坐木筏游览一圈后,可以步行走在林间木栈道上游玩。这里除了景色秀美外,空气也是十分的清新,不失为一处踏青赏花的好去处。

兴化市博物馆

兴化市博物馆,坐落在兴化市府前路2号,建于1993年,这是一座国家三级博物馆,泰州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整座建筑群为三层高的仿古的建筑群,占地7.5亩,与很多博物馆不同,这里的建筑群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竹林幽幽、回廊相连,看起来格外的古色古香。

即便你没有来过兴化,或许也知道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在博物馆中就可以看到二人的纪念馆。到这里参观是不需要门票的,走进博物馆最先来到的是一个院落,园内种植了非常多的竹子,一旁是三绝奇才郑板桥的石象。

据说,兴化在春秋时属吴国,战国时属楚国,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称“昭阳”、“楚水”,《楚水流长》展览馆陈列了兴化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历程,是了解兴化发展史的好去处。

同时还陈列有数量众多的古文物件,其中馆藏文物2000多件,包含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玉器、儒学祭器、书画字帖等,其中国家二级文物42件,三级文物36件,数量之多足以使游客眼花缭乱。

当然,兴化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要数郑板桥的书画真迹及出土的唐代银锭,这些都可以在博物馆中欣赏到。

在博物馆中还有一座3D实景影片模拟的明清时期的兴化,明清时期是兴化最兴盛的时期,当时的兴化均隶属于扬州府。那时的兴化可谓是名人辈出,期间就有200多人中举,90多人考中进士,1人中得状元,为全国罕见。

来到兴化博物馆,三绝奇才郑板桥纪念馆要重点游览一下,郑板桥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大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首。

很多人或许会疑惑,郑板桥是兴化人,为何却是“扬州八怪之首”?这与当时的历史分不开关系,郑板桥是清代的书画家,而明清时期的兴化皆隶属于扬州府。

在纪念馆中还有一座立体模型,当时的郑板桥家坐落在一座石桥边,是一座带有院落的两栋民居,郑板桥生活在这里的时候经常去那座石桥之上张望城内的风景,后来就由郑燮改名为郑板桥,出自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诗篇:“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尤其是其竹子画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郑板桥不仅画画,还卖画,且都是明码标价,为我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他还制定了《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且明确说明不能用礼物、食物来置换,并不能赊账。你说郑板桥怪不怪?

在纪念馆中有两幅刻画在木板上的真迹,一幅为竹子、一幅为兰花,上面还赋诗一首,不过保存至今字迹已有些模糊。

李园、兴化县署、四牌楼

李园毗邻兴化市博物馆及兴化县署,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就去了李园船厅,李园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至今160多年历史,最初时李园的主人是清代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李园设计布局非常巧妙,为典型的扬州园林建筑风格,因园林所处建造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

从博物馆方向进去后,可以看到一堵高高的墙壁,一般来说园林内的墙壁不会建造得如此之高,后来才得知原来博物馆在那时是一所监狱,在1989年李园西北角的监狱被拆除改建成了博物馆,1993年博物馆扩建并与李园连通成一体,成为了兴化旅游的名片之一。

由于那时的李园与监狱仅一墙之隔,生活在这里的李小波总会听到铁镣声,认为是不祥之音,遂聘请了众多知名的园林设计大师,建造了眼前这座造型如船只的建筑,其中船头朝西,正对监狱的方向,这样子就可以将铁镣之声响化为一帆风顺的锚链之声,可谓别具一格。

船厅所停靠的位置古木参天,环境格外的幽静,其中船厅一侧就栽种有一棵非常高大的广玉兰,为一级保护树木,至今已有164年的树龄。之前见过很多的广玉兰,但像这般历史悠久的广玉兰确属罕见,枝叶繁茂似乎将整个船厅都掩映在树荫之下。

与广玉兰相邻的墙壁边还有一处砖砌花坛,里面种植有一棵紫藤树,与广玉兰一样也是164年的树龄,若是到紫藤花、玉兰花盛开的季节,一定格外的秀美。

整个李园建筑群有方亭、船厅、方厅,之间有长廊相连,其中建筑最大的为船厅,船厅内共7间房屋,其中在船头处悬挂有“自在流行”的匾额,中间悬挂有“沧浪画舫”的匾额,且至今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很多人会好奇,古时的建筑一般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毁坏,为何这里没有被毁?这是因为历史上的李园都是当地主要机构办公的场所,才得以完好保存。

在船头方向的室内,保存有完好的楠木雕落地荷门,因价值不菲,如今已经用玻璃罩保护了起来,楠木雕刻的荷花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来到船尾的房间,抬头往房梁的方向望去,可看到与其它与众不同的4块玻璃,这四块玻璃皆是当时从法兰西进口而来,从左往右依次绘画有“春兰、秋菊、冬梅、夏荷”,画作生动传神,惟妙惟肖,让人为之惊叹。

从李园可直接来到兴化县署,如今的兴化县署为后期复建而来,但县衙门口的两尊石狮子是当时保留下来的旧物,虽然饱经风霜但依然矗立的门前。

之前也曾参观过一些县衙机构,兴化县衙里面的机构与那些大体一样,有正门、谯楼、仪门、亲民堂等主要建筑,在这里还有当年范仲淹建造的梅岭、梅亭。据悉,兴化县署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距今已1000多年历史,是一座千年老县衙,这座县衙是在2009年迁址重建而来,与周边的博物馆、李园、郑板桥故居等形成了兴化旅游的新名片。

穿过仪门即来到了亲民堂,这里是当时的县令审判犯人的地方。

兴化县衙中最著名的县令当属范仲淹,在天圣三年(1025年),范仲淹来到兴化任职县令,在这里全面负责修堰工程,不过在这里任官并没有太久,三年后因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便辞官回家守丧。

走进大堂中,可以看到正厅中央悬挂着的“明镜高悬”四个大字的匾额,下方是一幅海水朝日图,寓意当时的官员“清如海水,明似朝日”,这样的场景在电视剧中也经常看到过,比较熟悉。

兴化县衙规模不是很大,不过从一侧的月洞门穿过去还有一处后花园及生活场所,进去后可看到一座“迎翠”亭,即当年范仲淹建造的梅亭。

范仲淹在兴化任官期间,不仅修筑海堤,阻止了海水淹没田地,还兴建学馆,还倡导园林建筑美化城市,对于当地经济及文学都有着突出的贡献,深受百姓的爱戴。

从这里的布局也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园林式的县衙,虽然规模不大,粉墙黛瓦的意境,却给人的感觉格外的雅致。据说,这座县衙自北宋建成后,一直沿用到明代。

在从博物馆去往郑板桥故居的途中,一座造型别致的亭子及众多的匾额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亭子旁边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题写有“四牌楼”的字样,坐落在牌楼路靠近郑板桥故居的位置。关于它的建成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明代时它叫四攒坊,清代后改叫四牌楼,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

一般我们看到的牌楼或牌坊建筑,都是双柱单门或四柱三门式,但这座牌楼格外的与众不同,它是一座四柱四门的亭阁式,建筑顶端还有两层重檐、八角飞翘,且每一层及每一面皆悬挂有一块匾额,其造型看起来格外的别致且庄重典雅。

这座四牌楼曾经历过两次重修被毁,第一次发生在1796年,期间100多年时间未被修缮;第二次发生在1966年,直至24年后才被修复,如今我们看到的四牌楼就是在1990年修缮后的建筑,位置也稍有变动,如今与博物馆、郑板桥故居、老街等连成一体,是到兴化不得不去的景点。

虽然修缮后的四牌楼给人的感觉没有那般古色古香,但那悬挂着的一块块匾额一定耐人寻味,其中一侧悬挂着的“状元宰相”匾额,为明朝时期的首辅李春芳立,它在明嘉靖26年中状元,后接任首辅,史称“状元宰相”。

走到四牌楼下抬头望去,被眼前众多的匾额所震惊,在很多古建筑中见过匾额,但数量如此之多的确属罕见,估计独此一座,从里到外数了一遍,一共47块匾额,共记载有兴化75位历史名人,数量之多,着实让人震惊。

据说,历史上的四牌楼共悬挂有49块牌匾,另外两块为“淮海人文”和“国朝省阁”,清代时期“国朝”有当朝之意,与当时的朝代不符合,而淮海人文指的是兴化历史上众多的名人,显然与其它匾额为专人而立有所违背,因此被撤销。

看着眼前眼花缭乱的匾额及题字, 足可见兴化历史名人之多,如果都要将之了解一遍,不花费一番功夫是很难做到的。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坐落在兴化市板桥东路51号,距离郑板桥纪念馆和兴化著名的历史街区金东门老街很近,是兴化古韵最浓郁的地方。不过,来兴化旅游的人似乎总会忽略到这里,毕竟千垛油菜花海的名声在外,但还是非常值得游览一番的,况且门票也只要10块钱。

故居整体建筑规模不大,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其中正屋有房屋三间,有客堂及东西两间卧室,正屋左侧有一间小书斋,另外还有一间门楼、厨房、私塾,共8间房屋,虽然小,但整体布局十分的精致,粉墙黛瓦、兰竹萧萧,格外的清幽。

在穿过门楼走进院落的时候,一旁的墙壁上可以看到一块纪念碑石,为郑板桥故居修复纪念碑,在1983年全面修缮的郑板桥故居。

走进正屋中,客堂不大却十分的温馨,布局端庄稳重,里面的生活用品都是复制品。

有人或许会问,郑板桥是兴化人,为何会被称之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而在清代时的兴化,隶属于扬州府管辖。先生一生钟爱画竹、兰、石,不仅爱画,还是大文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客堂两侧是两间卧室,由于是修缮后的场景,不知道是否是按照郑板桥老先生生前的场景所布置,但给人的感觉也格外的古朴简约。

与正屋紧邻的是“小书斋”,小书斋是先生写作绘画的场所,房屋前还拥有一处不大的院落,院落内种植了一小片竹子。

与正屋相对的是先生的私塾,在私塾的门楣上镌刻有“聊避风雨”四个大字,出自郑板桥的手迹,先生一生向往精神自由,对于物质的私有欲很低,只求能有一处“聊避风雨”的地方就可以。

晚年时的郑板桥生活在“拥绿园”,当时的拥绿园所处位置沟渠映带、竹树荫森,环境格外的清幽,为当时兴化古邑中的佳胜之处,可惜后来毁于兵焚,后来在郑板桥故居旁仿照其神貌修建了一处拥绿园。

拥绿园中处处栽种有郁郁葱葱的竹子,置身其中,给人一种来到了田园之中的感觉,依稀可见其旧居风貌。

在园中有一处碑廊,碑廊中镶嵌着诸多赞颂歌咏郑板桥的诗作碑刻,一共有18幅,如果对碑刻感兴趣的话,可以一幅幅细细品味一番。

游览完整个郑板桥故居,深刻体会到了先生生前所写的那句话:“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金东门老街

金东门老街位于兴化古城的东侧,从四牌楼开始就是兴化的老街,也是兴化古城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有“苏中明清第一老街”的美誉。老街分为西街和东街,我们去的是百年老字号上池斋、状元坊所处的街巷,距离郑板桥故居200多米,这条街巷对市民及游客都是免费开放的,不需要购买门票。

当然,相比一些古镇这里要小很多,但却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尤其是明清时期的金东门老街格外的兴盛,商贾林立、商贾云集,商业非常发达,因日进斗金而得名。虽然如今的老街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在老街两侧依然是商铺林立,游人穿梭不惜,生活气息格外的浓郁。

老街两侧的建筑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现存的街巷也依然保持着明清格局,这里是兴化千年历史的缩影,记载着兴化千年历史的风风雨雨。慢慢地走过旧旧的老街、青石小巷,看着眼前古色古香的建筑,不禁让人感慨岁月变迁。

在老街上竖立着一座造型格外高大的石牌坊,为兴化历史名人李春芳立,他在嘉靖二十六年考取进士并以鼎甲第一中状元,后来做了宰相。这座状元坊始建于中状元那年,为双柱单门式牌坊,是兴化市标志性景点之一。

不得不说,这条老街上卖东西的商铺真的太多了,且品类很多,似乎卖啥的都有,当然还有一些老行当,像铁匠铺、锡器制作等。不过,对我来说,逛老街必不可少的就是这里的美食小吃,这里的小吃店有好几家,看似简陋味道却非常的鲜美地道。

兴化的特色美食主要有熏烧、鱼圆、脆皮春卷、藕夹、卤面、米粉、煎包、豌豆饼等,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酒香不怕巷子深,往往美味的食物都隐藏在小巷子中,如果是吃货的话,来到兴化这里是必打卡的。

早在古代时,兴化就诞生了诸多的锡匠,尤其是清朝中期,在无锡就有锡匠数百人之多,在这条老街上就看到一家兴化老字号锡器制作店,手艺世代相传并传入到了他的手中,荣获的证书挂满了墙壁,如今这项手工艺已是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制作出来的一个锡盘,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造型格外别致。在现代社会中锡器已经非常少见了,大多数买去都是为了收藏。

走在老街上,看到一面木门上贴着一幅对联:“冬迎梅至,春伴燕归”,比较奇怪的是,“冬迎梅至”中的至为何会倒着写?往往我们过年贴“福”字时会倒着贴,有“福到”的意思,而至倒着写,确实让人难以捉摸。你知道吗?

上一页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